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多元投入科技创新体系

   导读: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多元投入科技创新体系。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多元投入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大力培养本地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鼓励农村牧区青年创业,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科技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多元投入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大力培养本地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鼓励农村牧区青年创业,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

  第一节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围绕构建产业新体系,强化资金投入、政策保障和奖补激励,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新型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农畜产品加工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研发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电力、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促进产品向高端化、终端化延伸,增强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抓好农牧业科技创新,在畜种改良、果蔬种植、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等领域大力引进和研发先进实用技术,提升农牧业发展水平。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联合开发、共建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投入。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到2020年,全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自治区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达到15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达到6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建立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善科技成果和专利转化、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到2020年,全盟专利授权达到1200件,其中发明专利200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件;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自治区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1个;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2个。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和科技奖励政策。设立盟本级和旗县市(区)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科技专项资金。全盟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全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多元化科技投资投入机制。积极引进自治区协同创新基金,成立锡林郭勒盟协同创新基金。鼓励民营企业、基金公司等金融资本以投资或入股等形式积极参与科技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平台建设。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1%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75%以上。盟旗两级科技专项资金财政预算达到本级一般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0%和1.5%。

  第二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优化创业创新制度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创业政策扶持。建设创业创新平台,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红利。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大力发展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加快建设锡林浩特市科技孵化园,锡林郭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产业孵化园及信息数字化中心。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支持风险投资,形成多渠道、多元化资金投入方式。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扩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带动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早中期、初创期企业发展。

  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支持各类民营企业依法进入能源开发、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社会事业等更多领域,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培育形成一批有活力、能创新、带动就业强的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围绕农牧资源培育农牧业小微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培育工业小微企业,围绕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服务业小微企业,围绕口岸资源培育外向型小微企业,围绕民族服饰加工、手工艺品制作、民族饮食等领域培育具有地区特色的民品民贸小微企业。加快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盟旗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培育、扶持和集聚力度,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机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积极培养和引进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引进、评价、激励保障机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吸纳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到企业工作或担任企业兼职技术专家。鼓励企业把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对企业紧缺的专业人才,在相关高校主干专业,优先选择我盟本地生源学生定向培养。实施创新创业基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程,以“草原英才”工程和“锡林郭勒英才”工程为载体,在能源资源、化工、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绿色食品加工等经济重点领域,引进培养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促进人才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提升、数量增加。到2020年,引进和培养5名以上科技领军人才,形成5个以上高层次创新团队;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70名以上,培养本土科技人才200名,培育并稳定500名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亟需的研发人员。

  鼓励农村牧区青年创业。加大对农村牧区青年创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实施农村牧区青年创业富民工程。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定向减税、普遍性降费、“三证合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等扶持政策。加强创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增强农村青年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市场流通、农村服务业的能力,支持农村青年电商与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加强合作,开展网店货源对接,推动各项支持政策惠及农村青年创业。

  专栏19 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程

  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围绕清洁能源、绿色农畜产品等领域,引进和开发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抓好优质肉羊(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察哈尔羊)、肉牛(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等)、优质马(锡林郭勒马、杂交竞技马)、苏尼特双峰驼的保种、培育、产业化示范,积极探索规模化舍饲养殖;围绕电源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粉煤灰综合利用、输发电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引进开发;加强锗、铌、钽等稀散金属的新产品开发。

  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实施苏尼特小黑头羊高繁新品系培育、镶黄旗石材新产品研发、竞技马新品系培育及马种改良、仁创沙漠资源利用、褐煤综合利用等科技专项,带动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农村牧区青年创业富民工程:以农村牧区青年为主体,以旗县、苏木乡镇为重点区域,支持农村牧区青年创办领办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和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设施农牧业、规模种养业、农牧产品加工业、民俗民族工艺产业、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与电子商务等产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托育机构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为促进污染治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

2025年10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为了扩大租赁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等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提出引导从事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企业统一采购符合《技术规范》、铭牌标注“商用”或字符带圈的“商”的电动自行车并指导配送人员规范使用。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旅游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旅游是一种情绪消费,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境、重获力量的重要目的。旅游赋予身心新能力、新视角、新体会。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带动性强,新时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促进文化保护、传承、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部门等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财富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园林绿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融租赁行业相关政策:加大绿色租赁领域投入力度

为促进金融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等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上市辅导等金融服务。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城镇水环境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城镇水环境治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财政部、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监测支撑能力建设,健全调查体系和长效监测机制,加快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环境本底调查。

2025年09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