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振兴实体经济 做好资本市场“加减法“ 完善多层次体系

   导读:2017年经济行业政策法规-振兴实体经济,做好资本市场“加减法“ ,完善多层次体系。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资本市场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振兴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振兴实体经济向“主战场”发力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资本市场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对于振兴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振兴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既要做加法,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设立并购、创投基金;同时,也要做减法,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监管,防止金融资本通过资本市场侵蚀实体经济。

  完善多层次体系

  不管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还是优化资源配置,抑或培育创业创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都大有可为。

  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还面临诸多“成长中的烦恼”。民进中央认为,资本市场面临两大突出矛盾,一是中国仍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有待大幅提高;二是“大市场、小行业”的行业格局仍未根本改变,资本市场与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凸显。

  针对“IPO堰塞湖”,民进中央建议,纠正过去“IPO速度和规模过快,将导致大盘指数下跌”的认识和观念误差;将新股股票发行与上市分离,作为注册制改革前的过渡安排。对于目前的IPO速度,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原理事长陈东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IPO的速度与高铁速度调整的道理相似,要考虑技术、里程、路况等情况来综合判断何为合理。但比较明确的是,资本市场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业板的IPO就一不能停,二不能慢。

  有代表委员认为,大力完善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通过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这些塔基部分的发展来解决中小企业上市难、融资难,培育创业创新企业。“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功能定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应进一步差异化发展,加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股权融资、多种形式融资的力度,从根本上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张传卫说。

  对于新三板市场面临的流动性不足、融资规模萎缩等严峻挑战,致公党中央建议,完善新三板股票发行机制、允许符合条件的挂牌公司在新三板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新层之上再设置一个市场层次进行公开发行股票挂牌公司交易,以新三板为试验田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此外,尽快出台改善新三板流动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针对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认为,以金融创新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要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探索建立创业板的分层管理机制,推动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创业板、主板之间的转板机制和退市机制,让各级市场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加强非上市公司股权动态转让的制度建设,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政策环境和退出机制,支持证券公司直投子公司、信托公司直投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专业子公司等投资非上市科技企业股权、债权资产,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鼓励发展并购、创投基金

  资本市场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重要平台,但目前国内证券公司无法承载类似间接融资体系中的四大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

  民进中央建议,组建国家级直接融资平台,助推资本市场国家战略的落地与实施。具体而言,建议在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具体政策,引导扶持证券机构间的并购重组,组建若干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承担和发挥国家队的功能与使命。

  在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看来,资本市场是一个神经、调动系统,它能把金融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调动。当下资本市场的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在很多基础性的、传统的行业中,资本市场的影响还不够大。因此应设立一些并购基金,通过并购基金把一些传统的、产能过剩行业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

  《民建中央关于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发展力度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提案》也建议,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打通直接融资渠道。继续鼓励科技型企业积极挂牌“新三板”,优先做实科技企业转板制度;建立并做活各地股权交易中心的“科技板”,增强风险管理、资本集聚和企业辅导功能,探索发行定向债、中小企业私募债以及债股结合产品等融资工具。落实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政策,推动各地加快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进行实质性运作。

  防止金融资本侵蚀实体经济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资本市场既要做好加法,也要做好减法。

  一方面,在推进IPO常态化的同时,也要完善退市制度。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证监会对退市提了一些新的要求,一是加强信息披露,防止造假;二是要求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尽到看门人的责任,对财务造假负责;三是正在积极修改完善退市标准;四是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让交易所真正负起责任,依法依规,该退市的就退市。

  另外,去年以来,一些金融大鳄在资本市场频频举牌。因此,防止金融资本通过资本市场侵蚀实体经济,成为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呼吁,高度关注“脱实向虚”的现象,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环境,加强金融资本监管,引导资本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投放。完善法律法规,对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农业、食品等行业,要严格金融企业资本进入的审批制度,建立起有效的反收购措施,建好“防火墙”。

  对于这一方面,监管部门已在行动。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强调,保险资金应主要做财务投资者。保监会要求保险机构收购上市公司时需要向保监会备案,目前正在制定保险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备案制的具体实施细则,解决例如备案制引发的监管知情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J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我国及部分省市服务贸易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

为了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等发布《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服务贸易统保平台,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并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指导和培训力度。

2025年10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参与运营公建托育服务设施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托育机构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托育机构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为促进污染治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

2025年10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租赁行业相关政策:综合运用租赁等多种融资渠道

为了扩大租赁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等发布《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提出引导从事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的企业统一采购符合《技术规范》、铭牌标注“商用”或字符带圈的“商”的电动自行车并指导配送人员规范使用。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旅游治理和服务、文物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5G规模化应用

旅游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旅游是一种情绪消费,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境、重获力量的重要目的。旅游赋予身心新能力、新视角、新体会。旅游是综合性产业,带动性强,新时代旅游已成为人们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促进文化保护、传承、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健康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为了进一步推动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部门等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专业运动员和参与体育运动群众的保险保障体系,在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创业发展、财富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025年10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