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三五“期间湖南省邵阳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邵阳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于“稳中快进”增长期。邵阳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的初期,作为湖南“一带一部”地区(湖南东部长株潭到西部大湘西过渡带、北部洞庭湖到南部湘南结合部),具有巨大的辐射优势,发展的潜能巨大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应急通信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邵阳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于“稳中快进”增长期。邵阳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的初期,作为湖南“一带一部”地区(湖南东部长株潭到西部大湘西过渡带、北部洞庭湖到南部湘南结合部),具有巨大的辐射优势,发展的潜能巨大,“后发赶超”的动能正在积蓄,“稳中快进”的趋势正在形成,加快发展的“时”和“势”并存,经济发展前景可期。
经济发展面临五大机遇:一是全面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将加大中西部地区扶贫开发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补齐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短板。加上国家更加注重农业现代化,对于农业大市和民生薄弱以及贫困人口多的邵阳来说,将催生大量投资热点和机会,为加快发展、后发赶超带来重要机遇。二是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新机遇。国家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武陵山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中部崛起战略、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全国产城融合示范区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省里实施的湘西大开发、湘商产业园建设、娄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政策,都将为邵阳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政策红利空间。三是区位条件改善带来的新机遇。随着沪昆高铁、娄邵铁路扩改、怀邵衡铁路和武冈机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邵阳正式跨入“高铁时代”,加之即将开工的呼南高铁、呼北高速、邵东机场等,将拉近邵阳与全国、全世界的距离,全面提升区位优势,具备融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大西南地区的时空条件。四是国内产业转移带来的新机遇。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步入升级换代阶段,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邵阳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技术力量雄厚,同时人力资源丰富,有820万人口,拥有100万邵商资源和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能够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五是邵阳市自身发展和内生动力带来的机遇。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邵阳人均GDP处于2000-10000美元的高速增长期内,工业化、城镇化将维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从国家政策来看,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国家未来投入的重点,将成为强大的动力引擎。从邵阳发展现状来看,城镇化率低于全省9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低于全省7个百分点,城镇和工业发展空间很大,自身增长动力充足。此外,国企改革、财税改革、农村电网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逐步到位,为未来快速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解决了一些历史包袱。
经济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挑战。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后期阶段,而我市尚处于中等收入初期阶段,国家正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高端产业,对我市传统产业发展带来不利。二是市场经济“马太效应”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呈现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越明显,将更加直接地体现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邵阳,创新能力受“马太效应”的影响,提升难度明显增加。三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挑战。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传统劳动密集型领域中的竞争更加激烈,相比东南亚地区,我市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步降低,承接产业转移压力凸显。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邵阳仍将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把握新一轮发展改革的主动权,保持“稳中快进”的发展势头,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开启邵阳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