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二五”期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取得的经济、城乡建设、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沙市区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逆势而进,竞进提质”的良好态势,为全区“十三五”时期实现新常态下新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2017-2022年中国低温制冷设备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十二五”时期,沙市区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逆势而进,竞进提质”的良好态势,为全区“十三五”时期实现新常态下新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全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10.4%,经济总量保持全市第一。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优化为5.5:55.3:39.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产业集群“1155”工程加快推进,制造业提档升级,机电汽配、轻工纺织、医药化工、食品饲料为主导的四大产业加速发展,岑河针纺织产业集群被列为省级重点发展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3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7%,增长速度保持全市领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3家。现代服务业试点示范工程顺利实施,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4.4%。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财政总收入33.7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6亿元,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0亿元,五年累计投资890亿元,年均增长27.8%。坚持“产城融合”,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实施沙北新区开发工程、关沮新城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程,公共设施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日益显现,市容环境进一步优化。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5%。“美丽乡村、清洁家园”活动深入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工,在全市率先实现自来水村庄全覆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汉宜铁路沙市段建成通车,蒙华铁路沙市段动工建设,荆州民用机场启动建设。建成二级公路15.1公里,通乡公路59.4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211.5公里、新(改)建各类桥梁35座,5个省重点港航建设项目基本完成。
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增强。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4.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8.2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27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4.1%、16.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课程改革积极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中考质量全市领先,高考质量大幅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社会基本办医机构规模有效控制,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债务全部化解,血吸虫病人畜感染率控制在1%以内。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不断优化,出生政策符合率、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文体事业加速发展,区文化馆顺利建成,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章台梅”文化艺术节成为区域文化品牌,省运会成功举办。科技事业成果丰硕,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加,沙市区成为省知识产权试点区。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四城同创”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开展,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企业锅炉改造、煤改天然气或生物质燃料等节能工程推进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5%,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下降9.7%,二氧化硫排放累计下降10%。水污染防治专项工程加快实施,完成西干渠清淤生态修复、岑河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等项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垃圾收用处理工程进展顺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造林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19.37%。环境监控和应急能力持续增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效果明显。
和谐沙市建设取得新成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强力推进。实施品牌社区创建工程,城市社区整合、农村合村并组工作顺利完成,社区党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队伍建设、基本工作规范建设计划全面实施,社区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志愿服务蓬勃开展。“网格化”管理实现城乡全覆盖,一批积案难案和矛盾纠纷有效排查化解。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强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继续加强,“平安沙市”、“法治沙市”建设深入推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