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十三五”期间保障与改善民生发展规划。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促进就业创业,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关注民生、维护民利,实现共享发展。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防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促进就业创业,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关注民生、维护民利,实现共享发展。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教育资源。优化区域中小学布局,重点在沙北新区、关沮新城等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共享和交流支援制度,加快建设“未来教室”“录播教室”等数字化校园,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施普惠性学前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区域办学特色,打造高品位的现代城市教育。深化教育系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打造法治校园。
推进健康沙市建设。稳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实施人口健康信息化工程,推进居民健康卡全覆盖。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100%。深入推进血防综合治理,血吸虫病防治实现传播阻断达标。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局,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扩建区人民医院,升级改造乡镇卫生院。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社区文化室和电子阅览室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基层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工作。持续扩大“章台梅”文化艺术节影响力,抓好“一乡一品”、“百姓大舞台”工程建设,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发展传统特色文化产业,挖掘和传承沙市学派、耕读、红色、荆河戏、鼓盆歌、挑担围鼓、剪纸等地域特色文化。积极建设数字电视阅读、数字图书馆等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加强胜利街、中山路等历史街区的保护,统筹实施天星观古墓群等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依托岑河岑参文化园和长江第一矶古观音矶等历史文化景观,建设岑河农耕博物馆、荆江水文化博物馆和98抗洪纪念馆。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全面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稳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逐步建立全区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库,扩大社会保障卡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领取等方面的应用,实现社会保障卡全区“一卡通”。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互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扶持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等综合性养老设施,加强农村敬老院规范化建设,促进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建立区、乡镇(街道)、社区三级联网的基本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规范行业管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各项老年人优待政策,将高龄津贴范围扩至75周岁以上,并逐步提高津贴标准。
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救助信息化核对、网络化管理,实现核对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促进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老人供养制度。全面落实对退役军人、残障人士的优抚安置。
三、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实施精准扶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提高扶贫实效。继续做好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就业促进、生态建设等工作,在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帮助提高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应的保障标准调整机制。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扎实开展旧城改造工程、城中村改造工程。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加快太师渊片区、望塔路片区、南湖路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建设,扎实推动老旧街区和老工业生活区旧城改造。加快武德片区、沙东片区等老工业区调整改造步伐。
四、促进就业创业
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完善落实创业优惠政策,努力形成创业扶持、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新格局。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推行基本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制度,覆盖城镇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百名专家进百企工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健全,职工工资收入稳步增长。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机制,建立以“两网化”(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扎实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面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加大清欠农民工工作,农民工工资年度清欠率达96%以上,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用等级评价和监督管理,完善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制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