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关于“十三五”期间湖北省随州市发展总体要求与目标

导读:关于“十三五”期间湖北省随州市发展总体要求与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践行“三维纲要”,实施“圣地车都”战略,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提升特色、放大优势、壮大实力,加快建设鄂北门户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2017-2022年中国节能建材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践行“三维纲要”,实施“圣地车都”战略,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提升特色、放大优势、壮大实力,加快建设鄂北门户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构建创新引领、特色鲜明的产业新格局。把创新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创新、要素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专用汽车、食品等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形成推动随州跨越发展的特色竞争力、特色吸引力、特色影响力和特色新动力,使创新成为引领随州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统筹协调、融合互动的城乡新格局。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区域联动、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的城乡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新格局。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观念,持续开展绿色生态革命,坚持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抓、约束和激励两端发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双向开放、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准确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做到内外需并重、进出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努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共享发展,构建普惠均衡、共建共享的民生事业新格局。以“民生决定目的”为底线,以发展民主、保障民生、凝聚民心为原则,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随州的发展更有温度,让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

  三、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推动经济增实力、社会增活力、城乡增神韵、人民增福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成全国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新能源、物流产业基地。

  发展质效大幅提升。经济增速继续保持“保五争三”态势,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翻一番,人均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国家应急产业(专用车)示范基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质量显著提升,“双百”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神韵随州魅力进一步彰显,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民生福祉明显改善。持续推进“三民工程”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预算内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大幅提高,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文化实力显著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基本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强市魅力更加彰显,努力建成湖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城区、中心城镇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绿满随州”行动目标全面实现。河流、湖泊、湿地面积保持增长,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单位GDP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目标要求,空气质量更加改善。府河、淮河等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

  民主法治逐步健全。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地方立法工作有序展开,依法治市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全民法治观念持续增强,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

  全面改革不断深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财富管理行业相关政策:推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加快财富管理转型

我国及部分省市财富管理行业相关政策:推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加快财富管理转型

为促进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提升专业能力本领,加强信托公司投研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建设,增强信息科技支撑保障作用。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焚烧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大型垃圾焚烧炉等优势装备国际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焚烧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大型垃圾焚烧炉等优势装备国际标准研制

为促进垃圾焚烧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参与脱硫脱硝除尘、市政污水处理、大型垃圾焚烧炉等优势装备国际标准研制。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信用评级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信用评级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

为推动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国际征信交流,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征信机构。推动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

2025年04月02日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知识产权服务指对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的代理、转让、登记、鉴定、评估、认证、咨询、检索等活动。

2025年04月01日
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附我国及各省份商业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附我国及各省份商业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促进商业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探索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有效衔接。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法律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法律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

近些年来,为促进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加强涉外知识产权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财产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探索推广新型家庭财产保险

我国及部分省市财产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探索推广新型家庭财产保险

财产保险(Property Insurance)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财产保险,包括财产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以财产或利益为保险标的的各种保险。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文旅行业相关政策:持续开展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文旅行业相关政策:持续开展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慧文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1月北京市发布的《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提出促进文旅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市级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央地旅游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全市假日旅游工作机制,高质量建设北京智慧文旅平台。

2025年03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