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期间湖北省随州市发展总体要求与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践行“三维纲要”,实施“圣地车都”战略,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提升特色、放大优势、壮大实力,加快建设鄂北门户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2017-2022年中国节能建材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践行“三维纲要”,实施“圣地车都”战略,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提升特色、放大优势、壮大实力,加快建设鄂北门户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构建创新引领、特色鲜明的产业新格局。把创新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创新、要素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专用汽车、食品等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形成推动随州跨越发展的特色竞争力、特色吸引力、特色影响力和特色新动力,使创新成为引领随州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统筹协调、融合互动的城乡新格局。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区域联动、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的城乡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新格局。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观念,持续开展绿色生态革命,坚持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抓、约束和激励两端发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双向开放、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准确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做到内外需并重、进出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努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共享发展,构建普惠均衡、共建共享的民生事业新格局。以“民生决定目的”为底线,以发展民主、保障民生、凝聚民心为原则,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随州的发展更有温度,让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
三、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推动经济增实力、社会增活力、城乡增神韵、人民增福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成全国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新能源、物流产业基地。
发展质效大幅提升。经济增速继续保持“保五争三”态势,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翻一番,人均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国家应急产业(专用车)示范基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质量显著提升,“双百”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神韵随州魅力进一步彰显,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民生福祉明显改善。持续推进“三民工程”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预算内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大幅提高,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文化实力显著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基本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强市魅力更加彰显,努力建成湖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城区、中心城镇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绿满随州”行动目标全面实现。河流、湖泊、湿地面积保持增长,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单位GDP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目标要求,空气质量更加改善。府河、淮河等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
民主法治逐步健全。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地方立法工作有序展开,依法治市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全民法治观念持续增强,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
全面改革不断深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