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 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导读: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  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更高水平的融合,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个性化和高品质转变,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创新发展。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环境服务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更高水平的融合,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个性化和高品质转变,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创新发展。

  一、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立足我省制造业基础,以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分工效率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研发设计、商务咨询、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细化专业分工,提升专业化水平。因地制宜引导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条件的城镇等区域集聚,实现规模效益和特色发展。打造一批会展产业平台,发展一批软件产业园,建设一批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推进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设中央商务区。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多样化的新要求,以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为导向,加快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贸服务、健康养老、旅游休闲、教育培训、文体娱乐、法律服务及家庭服务等领域,丰富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多种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跨界发展,促进服务产品和业态创新,鼓励发展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提升服务品质。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提高家庭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在线教育、智慧社区等,推进生活便利化。

  二、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围绕现代物流、金融、研发设计、电子商务、商贸流通、旅游等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建设武汉国家物流节点城市和襄阳、宜昌、荆州等区域物流节点城市,推进南北物流通道和长江物流通道中心枢纽建设,构建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现代物流网络,形成口岸物流、行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组织化程度高、辐射力强、特色鲜明的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骨干企业。

  建设长江中游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吸引功能性金融机构、大型金融机构总部及其营运机构总部等入驻,加快发展本土金融机构,发起组建长江银行。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市场功能,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物流航运金融等新业态,构建具有较强融资和国际结算能力的区域金融体系,建成中部金融中心和以科技金融为重点的全国性专业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推动襄阳、宜昌两个省域金融中心建设,构建辐射周边地区的区域金融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中等城市结合自身产业特点,打造特色产业金融中心。

  建设全国重要的研发设计基地。推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大力开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工业设计服务,提升城市规划、建筑等设计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促进设计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武汉打造“工程设计之都”。以襄阳、宜昌、黄石、荆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建设和培育一批设计服务企业。

  建设中部电子商务中心。加快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信息网络、物流配送、电子认证标准、在线支付、信用评估、安全保障等支撑体系。深化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引导小微企业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业务。推进武汉、襄阳、宜昌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支持鄂州葛店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基地。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建设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加快建设以武汉为中心、襄阳和宜昌为两翼、长江和汉江流域各城市多级发展的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提升各级商业中心能级,发展无店铺销售等新模式。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拓展精细化定制,提升社区网点服务功能。推进商业体验服务、移动网络销售等新型业态应用。推动武汉核心商圈及汉口北市场群等综合性批发市场建设,辐射带动其他大中城市商贸集群发展。推进跨区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和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一批面向全国、具有综合功能的新型市场集群。

  建设中部旅游核心区。围绕生态和文化旅游,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廊道、鄂西山水民俗旅游廊道、汉江国脉探秘旅游廊道、鄂东红绿经典旅游廊道,打造武汉商贸休闲、三峡国际度假、神农架生态体验、武当山水养生、隆中文化休闲、清江生态民俗、荆州荆楚文化、大洪山生态休闲、咸宁温泉疗养、大别山红色生态等十大旅游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引导、激励与投入力度,建设一批示范点、专业村(名村)、特色镇(名镇)、示范县(强县),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旅游品牌。

  三、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产业集聚,推动服务业改革创新。加快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经营性社会服务业。推动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实施非核心业务剥离和外包,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落实鼓励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扩大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供给。实施服务业“五个一百”工程,重点抓好100个服务业改革试点和示范园区,重点培养100名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重点扶持100家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100个服务业知名品牌,滚动推进10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养老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养老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养老服务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若干措施》、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

我国及部分省市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

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保险公司加大对农民健康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人寿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景区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景区开发适合银发群体的智能导览系统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景区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景区开发适合银发群体的智能导览系统

我国智慧景区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慧景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大型商圈、街区、景区等境外旅客较集中的区域,设立“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立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建设运维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污染治理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立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建设运维机制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水污染治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水污染治理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西发布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大气治理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大气治理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大气环境监测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育设施行业相关政策: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育设施行业相关政策: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体育设施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体育设施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构建“大消费”格局行动方案》。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存储行业相关政策:试点发展云存储等万兆光网业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存储行业相关政策:试点发展云存储等万兆光网业务

为了扩大云存储行业的应用,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工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发布《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引导中小企业建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与应用等基础能力,健全数据管理制度。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担保行业相关政策: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担保行业相关政策: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

为促进担保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等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落实好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相关税收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

2025年07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