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西宁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问题分析、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物流市场需进一步培育。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物流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一)市场空间大而拓展不力
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物流市场需进一步培育。我市相当多的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大多数工商企业自营物流。一些本应从工商企业内部剥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经营的物流服务环节仍滞留在企业内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比例较低。与先进地区70%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影响了物流市场需求的释放,限制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
(二)基础网络体系尚待加强
我市尚未建成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需求的布局协调、优势互补、能力充分、衔接顺畅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运输枢纽。公路之间、铁路与公路之间以及多种运输方式衔接方面还需进一步理顺。物流设施分布散乱、规模偏小,没有形成有效集聚的规模化、专业化物流园区,没能建立起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影响了增量的优化和存量的升级。
(三)物流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市的物流业基本上处于储运物流阶段。物流企业多数只是开展简单的“运输+仓储”业务,并没有达到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物流的发展阶段。从产业基础来看,物流企业呈现出小、散、弱的状态,企业资金实力不强,服务功能单一,到2015年底,我市只有1家5A级企业,3A级以上的物流企比重明显偏小,缺乏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管理经验的网络化、一体化、专业化大型现代物流领军企业,市场主体培育亟需加强,物流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四)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全市运输结构不合理,铁路总体规模偏小,货运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衔接紧密的综合运输体系,全市约80%的进出货物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完成,物流成本总体持续偏高。另一方面,干线运输或拼车运输专业化程度低,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采用传统运营模式,物流信息管理、电子数据交换和货物跟踪等技术尚未得到普遍应用,致使货运信息不畅,车辆空驶率高,造成物流效率低、货损率高。
(五)物流管理有待加强
我市物流行业统计工作尚未启动,物流业统计体系尚未建立和纳入法定统计范畴;物流标准化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行业运行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对重点物流项目和重点物流企业财政贴息规模与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偏小,对重点物流企业税优惠落实还扶持力度不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