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融资租赁行业概况
上世纪 50 年代,世界上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在美国成立,从此揭开了现代融资租赁发展的序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金融观念的提升,融资租赁行业经历了高速的发展,根据资料显示,全球融资租赁行业年度成交额由1993 年的3,096 亿美元上涨到2015 年的10,053 亿美元,融资租赁已经渐渐发展成为银行信贷之外的一种主要企业融资渠道。
从市场份额来看,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组成了全球融资租赁市场的主体。2015 年,三大洲合计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北美洲融资租赁市场成交量占比最高,达到40.6%;欧洲第二,占比32.1%;亚洲第三,占比22.2%。
以2015 年当年融资租赁成交量计,全球前10 大融资租赁国家情况如下:
(二)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概况
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的参与主体按照监管机构和股权结构可以划分为三类,即由中国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由商务部监管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三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如下表所示:
自 2011 年以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众多有利于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发展,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效益进一步提高。根据数据,截至2016 年末,全国各类融资租赁公司约7,136 家,融资租赁行业合同余额约53,300 亿元,较2015 年末增长20.05%。其中,由商务部监管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租赁合同余额为16,700 亿元,较2015 年末增长18.44%,占整个融资租赁行业业务总量的31.33%;由商务部监管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租赁合同余额为16,200 亿元,较2015 年末增长24.62%,占整个融资租赁行业业务总量的30.39%;由中国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合同余额为20,400 亿元,较2015 年末增长17.92%,占整个融资租赁行业业务总量的38.27%。
1、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历程
1981 年4 月,我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代表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开端。同年7 月,首家金融租赁公司成立。此后一段时期,融资租赁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在经历了诞生初期的快速发展后,融资租赁行业出现一些租金拖欠的问题。通过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到1998 年底,租金拖欠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前期租赁行业存在的租金拖欠问题,促使我国租赁行业相关制度的诞生。从 1999年开始,我国陆续实现了融资租赁法律框架的基本建设,包括:《合同法》(1999 年9月生效)中对于融资租赁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租赁》(2001 年1 月生效,后修改为《企业会计准则21 号——租赁》2006 年2 月生效)中对融资租赁记账方法的规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2000 年6 月发布)中对金融租赁公司设立和管理等的相关说明,后又于2007 年1 月经银监会修订并发布,允许国内银行重新涉足金融融资租赁业务;《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2001 年9 月发布,后修改为《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并于2006 年3 月发布)中对外商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相关要求介绍。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为以后整个融资租赁行业恢复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 年至今,随着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国融资租赁业逐渐成熟,开始走向规范、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2、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容量
从 2008 年以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无论是在企业数目上,还是在行业整体业务量上,都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
根据数据,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合同余额由 2007 年的约240 亿元增至2016 年约53,3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2.27%。2016 年末我国的融资租赁合同余额较2015 年末增长20.05%。
从企业数量来看,截至2016 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为7,136 家,较2015 年年底的4,508 家增长2,628 家。
3、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特点
(1)行业整体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业务总量及企业数量增长迅速
在经历初创、迅猛发展、清理整顿后,我国融资租赁业逐渐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2007 年3 月修订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合格金融机构参股或设立金融租赁公司。随后,国内主要的商业银行先后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随着商业银行进入融资租赁业,我国融资租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根据数据,2007 年底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240 亿元,2016 年底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53,300 亿元,2016 年较2007 年业务量增长超过200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2.27%。
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开,国内融资租赁公司总数快速增加,尤其是自 2009 年总投资 5,000 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审批权限由商务部下放到省级商务委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后,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数量每年都有大幅增加。根据中国租赁联盟发布的数据,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和收购的海外公司)总数由2007 年的 109 家增长到2016 年底的7,136 家,其中金融租赁公司59 家,内资租赁公司205 家,外资租赁公司6,872 家。
(2)整体渗透率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渗透率是衡量一个国家融资租赁行业发达程度以及发展空间的重要指标。2015 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成交量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以融资租赁成交量除以社会总投资(不包含房地产投资)计算的市场渗透率仅为4.0%,而欧美成熟市场的市场渗透率普遍在20%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金融行业不断创新、融资租赁行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
(3)融资租赁公司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我国融资租赁公司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截至2016 年末,在全国34 个省级行政区域中,融资租赁公司注册数量超过100 家的地区已有8 个,其中,上海、广东和天津三地的融资租赁公司注册总数量超过全国总数量的一半。
(4)融资租赁资产行业分布多元化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15 年融资租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不统计金融租赁公司的情况下,2015 年末融资租赁资产总额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工业装备、基础设施及不动产、交通运输设备、通用机械设备和能源设备,前三位融资租赁资产总额均分别超过千亿元,前五大行业融资租赁资产总额占总融资租赁资产总额 56.6%。与2014 年相比,能源设备、节能环保设备资产增长较快,说明融资租赁在能源结构调整及环境治理等方面渗透加深。
(5)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及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形成三足鼎立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的参与主体按照监管机构和股权结构可以划分为三类,即由中国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由商务部监管的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相比,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平均注册资本较小。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除资金实力外,三类融资租赁公司的竞争逐渐拓展到风控能力、服务质量及人才素质等综合领域。行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以及配套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将为三类融资租赁公司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010-2016 年各年末,金融租赁、内资融资租赁及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三种类型融资租赁公司合同余额分布情况如下所示:
4、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业务发展逐步呈现专业化和国际化
近年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增速快,市场发展潜力足,一批优质的融资租赁公司逐步迈向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有租赁需求和适合的目标客户,寻找最符合市场需求的租赁物,并积极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去融资。另外,专业化经营也逐步成为融资租赁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大力深入细分市场,专注并做精做强某几个行业。
(2)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要素
近几年,国内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随着目前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实体经济信用风险面临上升压力。融资租赁公司一方面需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还需要应对信用风险上升给资产质量带来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融资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为融资租赁公司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融资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行业政策的不断完善,融资租赁公司将拥有更多可选的融资渠道,包括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在内的债务融资工具将得到更迅速的发展,资产支持证券将进一步帮助融资租赁公司盘活存量资产。未来,融资工具发行的注册审批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将使更多融资租赁公司受惠于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5、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在当前经济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融资租赁行业与我国实体经济紧密联系,可以有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和升级。
(1)助推企业设备投资和升级,降低企业成本
融资租赁是融资与融物的统一,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融资租赁是以实现设备投资、技术升级和设备销售等为目的的融资行为,运用融资租赁方式可促进企业设备投资和更新换代。部分生产制造企业通过售后回租方式可盘活企业资产存量,可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企业也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资产置换和重组,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2)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拉动企业设备投资,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融资租赁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业引进先进的设备,改造和更换老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租赁企业可采用跨境租赁的方式从国外市场引进先进设备,有助于加快国内企业设备更新换代,降低更新改造成本。同时,租赁企业也可将经济发达地区的设备转移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地区,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融资租赁还可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规模较小,经营资金缺乏,其发展需要投入大额的设备与生产线建设资金,且投资周期长。由于新兴产业风险较大,经营透明度较差,不适合以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而融资租赁资金大额、长期和租金回收灵活的融资特点为新兴产业的融资提供了有利支持,可以帮助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降低行业周期影响,服务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在当前新常态经济下,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指导方向。融资租赁行业除了可以帮助企业盘活资产,引进设备和改造升级,促进产能结构调整,还能通过发挥国际产能合作纽带作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融资租赁的独特属性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要求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杆杠、降成本、补短板”相契合。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签订大型设备订单交由国内工厂制造,开展跨境设备租赁业务,推动企业“走出去”和国内产能输出,可降低行业周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促进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三)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属于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商务部及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是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审批管理部门。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是对外商投资租赁业实行同业自律管理的行业性组织。由商务部主管的中国融资租赁企业协会于2014 年初成立,是目前行业内唯一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
2、行业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
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适用的主要法规如下:
融资租赁领域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主要有:
自 2011 年以来,国务院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均密集推出了加快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政策。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