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点1:制造强国——供给侧改革向创新驱动转换、军工强国战略强化
报告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理念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们认为,在技术革新及产业升级趋势下,供给侧改革的重心将逐渐从传统过剩产能向战略新兴产能转移,创新要素才是未来供给侧的发力方向。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将是未来实体经济崛起的主要动力。
制造强国战略下,军工具备代表性意义,本次报告更是明确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时间表:1)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2)争取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亮点2:乡村振兴——延包利好土地流转、精准扶贫打响“攻坚战”
与“十八大”报告中的“城乡一体化”表述不同,本次“十九大”首提乡村振兴战略,更加强调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三产”里的重要作用,对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农村脱贫均给予了政策支持: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根据当前我国土地承包制,此次第二轮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长30年至2057年底,给资本流入、参与经营管理提供更强的稳定预期,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释放重大红利,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循环经济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精准扶贫方面,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农村是贫困发生的主要区域,精准扶贫政策下将逐渐实现脱贫。


亮点3:美丽中国——首提“绿色金融”,多方面深入污染防治工作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环境保护成为我国日益重视的长远事业,伴随金融改革强调“脱虚入实”,绿色金融通过发挥市场和金融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为解决环保财政资金缺口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次报告首次提出表明未来政策推进有望加快。
此外,报告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未来环境保护有望全方位有序推进。
亮点4:“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升级,合作模式转变
我国对外开放最重要的外交战略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以来,“一带一路”战略升级预期强烈,本次报告主要强调区域和模式两个维度的深化路径:
区域维度,自贸区建设升级,首提“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表明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范围有望继续扩张。
模式维度,一方面,贸易模式上强调“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投资模式上强调“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我们认为,工程承包的传统合作模式
比重未来将有所降低,跨境电商、特许经营、PPP等模式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亮点5: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思路不变,目标指向国际化
报告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可以看到,“做强做优做大”仍然是国企改革的核心思路,目前主要实现手段仍然是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