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要点解读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国科技创新迎来了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下称《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规划》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总体目标中明确,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在主要指标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6.3件增加至12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在3.05万件的基础上翻一番。

  记者注意到,与以往国家科技规划所不同,《规划》首次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命名。全程参与《规划》编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表示,这体现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与创新的结合,突出整个创新链条全过程的相互衔接。“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有利于针对创新链条各个环节和问题进行改革。”吕薇认为,《规划》中的创新政策,不仅仅是科技政策,还包括经济政策、财税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和标准制定等一系列政策,是一个政策包。其中,知识产权政策更是亮点频出。

  当前,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日益凸显。《规划》提出,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此,《规划》在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集聚创新型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机制、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等任务部署中针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提出明确要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证券融资融券市场政策现状及投资商机分析预测报告

  为落实和完善创新政策法规,确保实施成效,《规划》强调,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侵权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降低维权成本。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建立专利审批绿色通道。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以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促进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实施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知识产权目标评估制度。构建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

  “知识产权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创新成果在保护的前提下有效运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市场控制力,为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告诉记者,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和保障。科技创新成果只有通过法律程序形成知识产权,才能转化为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而科技创新成果也只有在体现为知识产权之后,其本身蕴含的技术优势才能提升为竞争优势,最终在市场上得到更大程度的应用与发展。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驱动和基础保障作用。在他看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拥有核心专利、知名品牌和版权精品等知识产权,占据和控制全球产业链的高端,是经济和科技实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

  对于《规划》提出的知识产权相关指标,韩秀成表示,这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是一致的,促进创新和有效运用的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是一个知识产权大国,但还不是知识产权强国。与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相对应,我国在知识产权人均拥有量、含金量、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等方面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尤其在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拥有量以及知识产权形成的竞争力方面差距很大,知识产权对于科技创新的显示度还不高,其主要症结就是,缺乏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的支撑,缺乏高附加值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因此,我国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不仅在于持续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要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绩效,打造更好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法治、市场和文化环境,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养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为促进循环经济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为促进城市更新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修复城市湿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以及具有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的科研院所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分类行业相关政策: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分类行业相关政策: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家疾控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升社区环境与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推进社区绿地、步道建设和维护。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工作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农村污水处理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西发布的《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四川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2025年08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