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点 |
工作内容 |
具体举措及成果形式 |
一、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 |
深入推进“放管结合” |
1.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代理事中事后监管,继续开展专利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 |
二、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
加强保护长效机制建设 |
2.制定出台《河北省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 3.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 4.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建立快速协同保护机制。 5.加强信息公开,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上传“两法衔接”平台。 |
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
6.制定2020年知识产权保护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7.继续保持打击进出口侵权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京津冀三地海关知识产权执法合作力度。 |
|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
8.配合最高人民法院落实技术类案件审判机制改革。 9.加强对重大敏感、涉民族品牌、涉外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批捕、起诉工作指导,审慎处理涉外、涉冬奥敏感知识产权案件,对严重侵犯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犯罪案件予以挂牌督办。 10.加强对知识产权领域新类型案件的研究和办案指导,发布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
|
三、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
|
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导向 |
11.发挥专利资助政策的导向作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资助高价值专利,促进专利质量提升。 |
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 |
12.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标贯标认证工作,深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 13.推动各类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 14.围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实施企业运营类和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计划项目。 |
|
促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 |
15.指导建设一批省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 16.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机构。 17.推进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提供服务。 18.积极推进卫生健康系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适宜技术推广、重点学科建设等工作。 |
|
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和风险防控 |
19.围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试点项目。 20.组织开展河北省“一带一路”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预警项目。 |
|
四、优化知识产权服务 |
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
21.完善河北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系统。 22.建立河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
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 |
23.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市设立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全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作体系建设。 |
|
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
24.开展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培育,引导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
|
五、加强组织实施和保障 |
加强知识产权战略谋划和实施 |
25.加强与国家和省总体目标及重大战略的协同,积极推动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筹办冬奥会、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和河北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
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 |
26.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学科建设和知识产权人才订单式成人教育培训。 27.加强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子平台和分站建设。 |
|
大力倡导知识产权文化 |
28.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专利周等宣传活动。 29.组织开展河北省第十一届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第六届河北省青少年发明奖评选。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