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地区 |
时间 |
政策 |
主要内容 |
云南省 |
2016年7月22日 |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
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实现全省累计新增城镇户籍人口500万人左右,引导250万人在中小城镇就近就地城镇化,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150万人落户城镇,推动100万人通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改善居住条件实现城镇化。 |
2014年12月8日 |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
提出了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建设“两强一堡”战略目标;继续坚持“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按照“建设山地城镇、突出中小城镇、实现组团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坚持“人本、集约、智慧、绿色、特色”的理念,以人为核心,以人口城镇化为重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落户城镇,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优化城镇化布局,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产城融合,注重产业支撑和增加就业,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生态文明,强化城镇建设空间管控,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山水、沿边、多民族特色,强化特色城镇建设;创新城镇化的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云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发展中,遵循“以人为本、幸福和谐,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产城融合、互促共进,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统筹城乡、协调推进,科学有序、因地制宜”的原则。 |
|
昆明市 |
2016年8月8日 |
《昆明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
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努力实现100万以上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
2016年11月25日 |
《昆明市新型城镇化五年实施方案(2016—2020年)》 |
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和发展水平,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
|
曲靖市 |
2015年 |
《云南省曲靖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 |
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形成城镇布局合理、产业发展充分、城市管理精细、社会事业发达、城乡关系和谐、人居环境友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5%;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 |
昭通市 |
2020年07月07日 |
《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 |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注重完善规划体系,制定出台城市更新实施意见,有序推动中心城市、重点县城更新,打造一批高品质现代城区,力争完成3个以上“美丽县城”创建。开展威信县城品质提升试点。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逐步完善城市交通、市政公用、防灾减灾等配套设施,优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布局,强化市容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硬化和城市形象塑造,推动打造一批主题街区,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
保山市 |
2018年10月26日 |
《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
保山市是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总体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示范引领,重塑城乡关系,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
丽江市 |
2018年12月 |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
实施五大行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5%。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2014年12月3日 |
《西双版纳州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梯次明显的城镇体系。但城镇化水平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的质量和速度仍需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偏低、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各县(市)发展不均衡、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等问题亟待解决。当前,西双版纳州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准确认识全州城镇化推进的基础条件,牢牢把握城镇化蕴育的巨大机遇,妥善应对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2018年12月 |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2018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 |
全面放宽城市落户;完善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认真执行“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不断提升新市民融入城市能力。加快实施“文砚平”半小时经济圈规划;加快培育新生中小城市;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2018年10月24日 |
《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
大理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云南旅游发展的重要城市,云南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滇西中心城市,大理州州府驻地。总体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区域协同发展,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大理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逐步把大理市建设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滇西中心城市、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城市、文明和谐的民族团结示范城市。 |
区域 |
内容 |
昆明市 |
昆明市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战略研究及咨询服务。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相关要求,结合昆明市区位特征、城镇化所处发展阶段,对比昆明市与东部发达地区省会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乡发展差距,深入分析昆明市乡村地区产业、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发展情况,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人才、资本、科技等要素资源双向流动情况等,分别提出昆明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全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等,为昆明市委、市政府提供高质量高水准有权威的决策参考依据。 |
曲靖市 |
曲靖市要形成城镇布局合理、产业发展充分、城市管理精细、社会事业发达、城乡关系和谐、人居环境友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5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9.5%;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59%。 |
大理州大理市 |
大理市要加快推进城镇有序扩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素质提升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化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资源要素向城镇聚集。到2017年,要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1%,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70%以上。 |
红河州 |
红河州总人口462万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列。今后,红河州将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新型、绿色、智慧、文化城市建设,通过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农民工融入城镇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城市群协同发展等8大机制,构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互联互通、高度融合的同城化体制机制,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门户,具有西部高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边疆民族团结的示范区、民族风情旅游的休闲地和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 |
新建永昌路(大保高速-东环路)全长7.17公里,宽53米;建设板桥湿地公园占地1000亩湿地公园及绿化、亮化附属设施建设;提升改造青龙古镇,总建筑面积17.47万平方米,含游客服务中心、青龙街保护传统建筑及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拟引投资总金额186000万元。 |
保山市腾冲市 |
近年来,腾冲市按照云南省、保山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和要求,以扎实抓好涉及农业农村改革领域各项任务为中心,不断巩固提升改革成效,持续有力推进改革落地,使腾冲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
楚雄州 |
1.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0年,全州城镇新增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3%,实现全州累计新增城镇户籍人口40万人左右,引导30万人在中小城镇就近就地城镇化,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25万人落户城镇,推动20万人通过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改善居住条件实现城镇化。2.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明显优化。紧紧围绕建成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并辐射带动滇西的目标,构建“一核三群”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形态,建立与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相适应、规模等级适度、职能分工协调、空间布局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到2020年,以1个区域性中心城市、2个以上小城市、7个特色县城、30个重点乡镇、10个主题精品小镇、1000个综合示范村(社区)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城乡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地域特征、时代风貌进一步彰显,业态、神态、形态、生态实现更新突破,特质、品质、价值得到强化提升。3.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以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为基础,实现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以土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为重点,土地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多元化可持续资金机制,完善城镇住房制度,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年均转户8万人左右。 |
德宏州瑞丽市 |
瑞丽市近年来持续推进“森林式、生态型花果园林城市、候鸟型旅居城市”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3.7%,已超过了全国城镇化率近1.5个百分点。 |
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 |
沙溪镇将按照方案明确的各项试点任务总体要求,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坚持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地方文化保护传承、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示范试点建设,力争建成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建设功能好、交通畅、环境优、形象美的新型城镇。 |
指标 |
2013年 |
2020年 |
城镇化水平 |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0.48 |
50左右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27.24 |
38左右 |
建制县级市占全省县市区比重(%) |
9.3 |
27左右 |
建制镇占全省乡镇比重(%) |
53.2 |
60左右 |
基本公共服务 |
||
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
- |
≥99% |
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 |
- |
90左右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31.6 |
[290左右] |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64 |
≥90 |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半(%) |
97.6 |
≥95 |
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
19.66 |
25 |
基础设施 |
||
六大城市群内部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千米) |
0.0081 |
0.0154 |
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 |
37 |
60 |
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 |
94 |
98 |
城镇污水处理率(%) |
81 |
87 |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1 |
87 |
城镇互联网宽带接人普及率(%) |
20.38 |
≥30 |
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
80.8 |
90 |
资源环境 |
||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平方米) |
(139.36) |
≤100 |
建设用地山(地)坝(区)比 |
1.54* |
1.63 |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亩) |
7431 |
|
粮食生产能力(万吨) |
1824 |
2000 |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
5 |
40 |
城销建成区绿地率(%) |
29.85 |
33 |
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比例(%) |
100 |
100 |
九大高原湖泊水质优良率(%> |
33.33 |
44.44 |
国家级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园林城镇个数(个) |
5/2/3 |
13/10/5 |
国家级传统村落个数(个) |
294 |
500 |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个敷(个) |
78 |
106 |
标*为2009年数据,( )为2012年数据,[]为累计数据。 |
人口规模 |
城市个数 |
城市名称 |
>200万 |
1 |
昆明(主城五区) |
50~100万 |
5 |
曲靖、昭通、玉溪、大理、保山 |
20~50万 |
23 |
楚雄、宜威、蒙白、普洱、陆良、文山、景淇、个旧、镇雄、安宁、祥云、沾益、临沧、丽江、腾冲、会泽、砚山、芒市、罗平、弥勒、富源、耿马、瑞丽 |
10~20万 |
26 |
寻甸、建水、开远、广南、宾川、宜良、鲁甸、禄丰、丘北、富宁、师宗、勐海、澜沧、晋宁、石林、泸西、盈江、马关、勐腊、弥渡、马龙、景东、香格里拉、景谷、墨江、嵩明 |
5~10万 |
42 |
宁洱、石屏、麻栗坡、云县、孟连、永仁、通海、昌宁、水富、南华、江川、富民、大姚、牟定、龙陵、禄劝、永善、风庆、鹤庆、巧家、武定、陇川、水胜、泸水、西畴、沧源、金平、彝良、姚安、元谋、双江、河口,施甸,峨山,元阳,绥江、玉龙、易门、江城、洱源、永德、东川 |
3~5万 |
17 |
华宁、成信、镇沅、大关、巍山、澄江、镇康、兰坪、新平、华坪、宁蒗、屏边、梁河、剑川、元江、漾濞、南涧 |
1~3万 |
9 |
云龙、盐津、永平、双柏、维西、红河、西盟、绿春、福贡 |
0.3~1万 |
212 |
德钦、贡山、省级重点镇 |
云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一区”即滇中城市集聚区(滇中城市群);“一带”即沿边开放城镇带;“五群”即滇西城镇群、滇东南城镇群,滇东北城镇群、滇西南城镇群、滇西北城镇群;“七廊”即四条对外经济走廊(昆明一皎漂、昆明一曼谷、昆明一河内、昆明一腾冲-密支那)和三条对内经济走廊(昆明-昭通-成渝一长三角、昆明-文山一广西北部湾-珠三角、昆明一丽江一香格里拉-西藏)形成的城镇带。
指标 |
分布区域 |
区域定位 |
发展目标 |
城镇空间结构 |
滇中城市群 |
昆明、曲清、玉溪和楚雄4州(市) |
全省加快发展的引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区域和连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枢纽,西部区域性经济中心,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国新型城镇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口聚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核心城市群。 |
城镇人口11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 建设用地规模1150平方公里。 |
形成“一核三极一环一轴”的空间结构。即以昆明都市区为主,构成滇中发展的核心区域;以曲清、玉溪和楚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发展的都市区范围,形成滇中次级中心;以昆明都市区绕城线为重点建设滇中城市群的内环公路,通过半小时交通圈的建立,逐步向昆明周边的富民、嵩明、宜良、石林、澄江等区域疏散部分产业,缓解中心城区人口、环境压力;“中国 -东南亚”发展轴形成滇中区域产业、城镇密集发展的带状走廊,是东连我国中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南接东南亚各国的发展主轴。建立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机制,积极促进昆曲玉楚四城市一体化发展。 |
滇西城镇群 |
大理、德宏、保山3州(市)以及怒江州的泸水、兰坪2县 |
国际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以生态环保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外向型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基地,支撑构建“昆保芒瑞”外向型经济走廊的门户型城镇群。 |
城镇人口36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建设用地规模360平方公里。 |
形成“一脊两轴、两核-区”的空间结构。即依托西出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构成城镇群的发展脊带;形成联系滇东南-临沧-隆腾芒都市圈-猴桥至密支那方向的跨区域发展轴,联系滇西南-大理都市圈-丽江至西藏方向的区域发展轴;形成大理城市都市圈、隆腾芒都市圈两大发展核心以及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
滇东南城镇群 |
红河、文山2州。 |
以新型工业、生物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基地,云南省面向北部湾及越南地区合作开放的前沿型城镇群和重要经济增长极。 |
城镇人口48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建设用地规模480平方公里。 |
形成“一心双核三圈层、三轴七向多支点”的空间结构。即“个开蒙建”、“文砚丘平”两个子城镇群共同组成滇东南城镇群的发展中心;以“个开蒙建”子城镇群为发展的主核心,以“文砚丘平”子城镇群为发展的次核;形成核心圈层、拓展圈层、辐射影响圈层三个圈层;沿主要交通干线形成“大字型”的三条城镇发展主轴;通过多条交通干线的联系,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系统;在核心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沿交通干线分别形成拓展圈层支点。 |
滇西南城镇群 |
普洱、西双版纳、临沧3州(市)。 |
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能源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生物产业、出口商品加工贸易为重点的产业基地,云南省最具民族风情的沿边开放型城镇群。 |
城镇人口3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建设用地规模300平方公里。 |
形成“两核、四极、四轴”的空间结构。即形成普景都市区、临沧都市区两个发展核心;构建四个经济增长极,分别为:磨憨-勐腊发展极, 孟连-澜沧-西盟发展极,孟定一镇康一沧源发展极,云县-凤庆发展极;形成滇西南区域产业、城镇密集发展的四条发展轴,分别为“昆曼经济走廊”发展轴,是北连接昆明,南接东南亚各国的发展主轴;“昆孟国际大通道”发展轴,是云南出国入海最便捷的通道,向东直通昆明,向西连接南亚并接通孟加拉湾、印度洋等;“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发展轴,是沿边城镇产业聚集和产业转移的走廊,是加速外向型产业分工协作的经济带,从北至南依次连接缅甸、老挝、越南的重要经济区和口岸;“广大经济走廊”发展轴,是两广地区经文山、红河进入滇西南,并联系滇西地区的通道,将成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生产力布局,西部地区产品运输的重要产业走廊。 |
滇西北城镇群 |
丽江、迪庆2州(市)及怒江州的福贡、贡山2县。 |
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我省重要的水能基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区,以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为支撑、联动川藏的国际知名旅游休闲型城镇群。 |
城镇人口9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建设用地规模90平方公里。 |
形成“两心三区三轴”的城镇空间结构。即在区域内形成城镇化集中发展区、流域协调发展区和山地分散发展区3类地区,采用不同策略促进发展;构建丽江-玉龙、香格里拉两个次区域增长极,带动州市及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川滇发展轴、滇藏发展轴、怒江发展轴三条城镇发展轴。 |
滇东北城镇群 |
昭通市及曲清市的会泽县。 |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示范区”,攀西-滇东北-六盘水经济区的重要新型工业化基地,云南连接成渝、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型城镇群。 |
城镇人口2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建设用地规模250平方公里。 |
形成“一主三副七点,一轴四区两带”的区域空间结构。即以昭鲁中心城市形成区域发展主核;水富、镇雄、会泽形成区域发展副中心;绥江、盐津、永善、巧家、大关、威信、彝良成为区域发展支点;构建一条中部城镇发展轴;形成以昭鲁中心城市为中心的核心发展区以及以3个副中心城市为中心的3个重点发展区;形成沿金沙江城镇带、新型工业化城镇带两条城镇发展带。 |
人口规模 |
城镇个数 |
城镇名称 |
20~50万 |
1 |
景洪 |
10~20万 |
2 |
勐海、勐腊 |
3~8万 |
8 |
勐罕、勐龙、勐遮、打洛、勐混、勐仑、勐捧、磨憨 |
1~3万 |
9 |
普文、勐养、景哈、大渡岗、勐阿、勐满(勐海)、勐满(勐腊)、关累、易武 |
序号 |
指标 |
2013年 |
2020年 |
|
一 |
城镇化水平 |
|
|
|
1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3.2 |
50以上 |
|
2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37.42 |
48以上 |
|
3 |
建制镇占全州乡镇比重(%) |
58 |
65 |
|
二 |
基本公共服务 |
|
|
|
4 |
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
95 |
≥ 99 % |
|
5 |
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 |
- |
90左右 |
|
6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 |
[5.6] |
|
7 |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 |
≥90% |
|
8 |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 |
≥95% |
|
9 |
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
20.9 |
25 |
|
三 |
基础设施 |
|
|
|
10 |
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千米) |
0.0047 |
0.018 |
|
11 |
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 |
100 |
100 |
|
12 |
城镇污水处理率(%) |
58.6 |
87 |
|
13 |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3.3 |
90 |
|
14 |
城镇互联网宽带接入普及率(%) |
94.6 |
≥96% |
|
四 |
资源环境 |
|
|
|
15 |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平方米) |
131.9 |
100以内 |
|
16 |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万亩) |
254.41 |
241.95 |
|
17 |
粮食生产能力(万吨) |
47 |
≥ 45 |
|
18 |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
0 |
30 |
|
19 |
城镇建成区绿地率(%) |
34.5 |
38 |
|
20 |
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比例(%) |
100 |
100 |
|
21 |
水功能区水质优良率(%) |
93 |
100 |
|
22 |
国家级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园林城镇个数(个) |
1/0/1 |
2001/2/2 |
|
23 |
国家级传统村落个数(个) |
15 |
25 |
|
24 |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个数(个) |
4 |
8 |
|
标*为2009年数据,()为2012年数据,[]为累计数据。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