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政策/会议 |
主要内容 |
2006 |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
《战略》指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行业,加快服务业信息化。 |
2010 |
《公安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机关执法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
全面、系统地提出执法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求,成为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执法信息化建设的一份纲领性文件。 |
2012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
强化为群众服务意识,寓管理于之中突出政务公开和服实际效果;加强电突出政务公开和服实际效果;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子政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针对不同区域和城乡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有计划、分步骤予以推进。 |
2012 |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
实施“宽带中国"工程,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深度融合,提高经济发展信息化水平;加快社会领域高经济发展信息化水平;加快社会领域化,推进先网络文建设;农业村信息化,实现强农惠;健全安防护和管理,保障重点领域信息安全;加快能力建设,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
201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
统筹推进电子政务共建项目的设;充分重视电子政务项目的需求分析;大力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的质量管理;推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改革创新。 |
201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
促进工业领域信息化深度应用、全面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十二项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
2014.01 |
《公安信息中心技术建设总体框架》 |
信息中心要有规范统一的数据存储系统、数据运行处理系统、应用服务系统以及数据备份与容灾系统。 |
2015.06 |
公安部关于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
基础信息化是提升公安基础工作水平的基本途径,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实现警务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要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进-步提升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 |
2015.12 |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 |
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建立统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强化科技、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
2016.12 |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
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重大和重要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国家应急平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和公安大数据中心,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提升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水平。 |
2017.04 |
《公安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 |
紧紧围绕公安工作需求,开展四类创新,促进技术与装备的五化应用,提升公安工作四方面能力,推动警务模式四个转变。实施“421专项”,突破10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实施“221工程”,创建100个以上科技创新示范单位;实施“521计划”,建成高水平公安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夯实科技理论基础,增强公安发展内生动力;构建共性技术体系,促进信息资源深度融合;研发新型智能装备,提高防控打击综合能力;加强集成应用创新,推动警务模式转型升级。 |
2017.06 |
《关于推进公安信息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 |
强调要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应用,强化分析研判和深度应用,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巨大潜力,更好地服务公安实战,更好地提升公安工作整体效能。 |
2017.06 |
全国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会议 |
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以大数据建设和应用为重点,紧密结合“四项建设"任务,把大数据理念贯穿于基础信息化建设全过程,各环节,不断推动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 |
2017.08 |
《“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
提出全面加快政务信息化创新发展,打通政府部门纵横联动的“大动脉”,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很多领域甚至成为推进改革必不可少的创新利器。政务信息化工作的重心必须为改革提供创新理念、拓展创新空间、丰富创新手段,构建支撑改革的信息化创新平台。 |
2017.09 |
《关于深入开展“大数据+网上督察”工作的意见》 |
到2020年底,建成基于公安云计算平台的全国公安机关警务督察一体化应用平台,相关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警务督察部门的动态监督和预警预测能力进一步提升。 |
2018.01 |
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成立全国公安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 |
要坚持集约化建设原则,坚持融合式发展思路,打破部门警种壁垒,打通交换共享渠道,集聚优质资源,推进开放共享,努力实现数据规模效益和价值最大化,努力为基层一线实战应用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数据信息服务和支撑。 |
2019.01 |
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召开 |
会议聚焦公安大数据建设;会议明确,要“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着力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 |
2019.05 |
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召开 |
要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
2020.01 |
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举行 |
要积极推进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加快数据融合,深化实战应用,强化安全管理,力争基本建成集强大计算能力、海量数据资源、高度信息共享、智能应用服务、严密安全保障、警务运行支撑于一体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新生态,着力提升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 |
2020.05 |
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举行 |
深入实施全省公安大数据建设"1518"工程,加快完成省、市两级大数据中心基础建设,统筹抓好公安大数据八大智能应用。完成公安云计算平台扩容升级,全力打造智慧公安。 |
在国家开始逐步推进公安信息化过程的同时,各省市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大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信息化工作发展迅猛。由此可见,未来公安部对于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省市 |
时间 |
政策/会议 |
内容 |
北京 |
2018.09 |
北京市公安局召开全局科技信息化工作会议 |
会议播放了首都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汇报片,指挥部、刑侦总队、西城分局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就实施智慧警务“祥云计划”进行了部署。 |
2016.04 |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 |
提出要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环境,提升智慧发展支撑能力;完善数据惠民体系,提升民生福祉的获得感;推进城市智慧管理,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推进重要战略专项,提升区域协同和安全保障能力。并且提出要在2020年,京津冀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交通、环保、科技、教育等重点领域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基本建成,区域协同制造模式初步形成。重要网络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数据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
|
上海 |
2017.09 |
《上海公安深化科技信息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以“一中心、一平台、多系统、多模型、泛感知、泛应用”为总体思路框架,首批实施市局数据中心、移动警务网、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安检系统等20余个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上海公安现代警务机制建设“智慧版”,努力实现上海公安工作新的跨越式发展。 |
浙江 |
2017.04 |
《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
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主管部门依法履行相关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安全管理职责,公安、经济和信息化、信息安全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工作。各级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负责本单位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依法履行相关安全管理职责。 |
江苏 |
2018.10 |
《智慧江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以公安“平安城市”、升级版技防城、“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的视频监控为主,结合交通、城管、环保、国土等视频监控资源,完善城市智能化基础设施。构建以智慧情报、智慧侦查、智慧防控、智慧移动、智慧管理等“五大应用体系”和社会动态智能感知体系、智慧警务基础支撑体系、警务大脑智能应用体系、智慧警务安全防护体系等“四项关键支撑”为标志的智慧警务新体系,营造智慧应用新生态,建成智慧警务大脑,形成面向公安民警的“数据支撑力”、面向人民群众的“数据服务力”、针对犯罪分子的“数据威慑力”,全面提升智能感知、计算处理、实战应用能力。 |
2016.06 |
启动“数据强警”战略行动 |
“数据强警”战略行动和警务云建设应用是江苏公安机关实现公安信息化跨越发展的核心载体。江苏公安机关计划到2018年底,建成以万核以上计算能力、万亿以上数据规模、十万以上在线用户为标志的警务云平台,培养形成以10名大数据领军人才、百名核心技术骨干、千人数据分析师和万人实战应用能手为核心的新型人才队伍。同时,通过建成全省一体化的警务云平台和各个公安网络节点,统一管理调度各类网上软硬件资源、部署运行主要公安业务应用、汇聚存储各类数据资源、实施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等,实现“警务上云、数据强警,预警预知、掌握主动”的目标。 |
|
2016.03 |
江苏公安工作“十三五”部署 |
江苏省出台了服务群众8项改革措施,包括搭建“微警务服务平台、放宽户口登记迁移政策、实行机动车号牌网上自选、实行交通违法网上自助罚缴等,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好评和群众热烈欢迎。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全面建设“微警务”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把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防范宣传等多种服务从窗口延伸到网上、掌上,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
|
广东 |
2018.10 |
《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 |
以公安人口数据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司法行政、卫生健康、税务、民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数据,构建全省统一的人口基础信息库,为政务应用提供权威规范的人口基础数据支撑。对接融合有关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等社会人口相关数据,进一步丰富人口基础信息库。 |
2016.08 |
《推进全省治安管理基础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
要求广东全省治安部从治安管理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扎实推进广东省治安基础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治安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要升级完善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推进警综社区警务工作平台建设和依托“大数据”拓展治安管理服务举措。 |
|
山东 |
2014.08 |
《山东公安警务云计算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山东公安机关警务云计算建设指导意见》《山东公安大数据警务云计算技术白皮书》等 |
提出了省市两级统分结合、共同打造全省“一片云”建设方案,让全省大数据警务云建设有章可循。 |
2017.01 |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 |
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额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基础管控能力进-步增强,基础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经费和装备保障水平进-步提高,基层正规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各地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
省市 |
时间 |
政策/会议 |
内容 |
河南 |
2017.01 |
《河南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
加快智慧城管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市政市容、交通路网、社会治安等的智慧管控,构建多部门联动的管理服务机制,促进管控信息跨部门、跨区域共享。整合各类视频监控资源,建设视频监控服务共享平台,推进综治视联网智能化,共建共享视频探头占比达到80%。 |
2018.12 |
《河南智慧公安建设规划(2018-2020年)》 |
着力提升发现力,依靠扎实的基础工作、精干的专门力量、健全的情报体系,切实提高预判预知预警风险的发现力,充分发挥各警种的最要害关口作用,切实把各类风险隐患牢牢盯住、及时清零。 |
|
2019.03 |
《河南省2019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
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财政经济大数据项目推进力度,重点推进“互联网+监察”、电子检务工程、智慧法院工程、公安大数据、自然资源大数据工程等智慧化应用。 |
|
新疆自治区 |
2016.02 |
《监狱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 |
加强新疆监狱信息化顶层设计,尽快完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设计方案,打造“智慧监狱”;实施“规范化建设年”,以规范促公开公平公正,进步规范 监狱执法、改造、管理、设施和经费管理、队伍管理,坚持在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 |
四川 |
2018.05 |
《四川省人民政府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
深化互联网+监管服务,建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综合监管、专业监管和社会协同监管协调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
福建 |
2019.03 |
《2019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 |
推广“一机在手、畅游福建”旅游应用。实施“数字纪委”工程,深化“政协云”、智慧法院、智慧司法、智慧公安等应用。 |
2018.11 |
《全省公安政务服务资源数据共享应用实施方案》 |
要求2018年内建成全省公安行政审批综合应用平台和公安政务服务共享平台,升级拓展“福建警方”APP和微警务集群智能审批“指尖服务”,并与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和闽政通APP对接,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调度功能,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
|
西藏自治区 |
2013 |
《西藏自治区公安机关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
提出公安信息化建设中要统筹规划,健全机制,多策并举,建设规模、质量、数量迅速提高,将视频监控技防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协调会、促进会,强力督导推进工作落实。 |
2017 |
《西藏自治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 |
提出依托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初步提供公民、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相关基本信息,同时逐步扩大信息共享内容,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的覆盖范围和相关数据标准,优化便捷共享查询方式。 |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公安信息化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