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发改委、安全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管理规范》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家安全厅、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交通运输厅(局、委)、水利(水务)厅(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厅(局)、统计局、气象局、能源局、国防科技主管部门、烟草局、林草局、民航地区管理局、文物局: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制度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令第712号)、《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明确规定的投资管理基本制度。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作为项目整个建设周期的唯一身份标识,是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基本手段,也是项目单位便捷获取政府管理服务信息、高效推进项目工作的重要工具。用好项目代码是项目单位的法定义务和政府部门的法定职责。为落实项目代码制度,规范项目代码管理、促进项目代码应用,我们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管理规范》自2020年11月1日起实施,采取分批切换、逐步过渡的方式,河北、浙江、天津、青岛为第一批切换地方,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技术改造;山西、江苏、安徽、湖南、广东、重庆、陕西、青海为第二批切换地方,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技术改造;其他地方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
       
       附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管理规范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结构、生成、应用和维护等,有效提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信息归集、数据交换、项目管理效率,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在中国境内建设的,有一个主体功能、有一个总体设计、经济上独立核算、按照《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管理的建设单位(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项目代码构成、赋码程序、编码规则、应用领域和维护方法的规范管理。

       第二章项目代码构成

       第四条项目代码由 4 位时间代码、6 位地区代码、2 位中央业务指导部门代码、2 位项目类型代码、5 位随机码和 1 位校验码共 5 段依次组成;每段代码之间由短横线“-”连接,共 24 位。项目代码结构见附件 1。

       第五条时间代码由 4 位阿拉伯数字构成,表示项目获得项目代码的年份和月份。年份取后 2 位,月份用 2 位表示。

       第六条地区代码由 6 位阿拉伯数字构成。地方平台负责管理的项目地区代码为赋码机关所属地区的县以上统计用区划代码,由在线平台综合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更新管理。中央平台负责管理的项目地区代码统一标注为 000000。

       第七条中央业务指导部门代码是指对有赋码职责的地方部门对应的中央业务指导部门进行编码,以 2 位数字代码标识。审批局、政务服务管理局、大数据局等对应的中央业务指导部门,统一编码为 89;其他未列入编码表的业务部门,统一编码为 99。中央业务指导部门编码表(附件 2)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方案制定,由在线平台综合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更新管理。

       其他业务指导部门代码(代码 99)用于关联没有列入中央业务指导部门编码表中的部门(如人民防空办公室、交通战备办公室及人民团体等)。

       第八条项目类型代码由 2 位阿拉伯数字构成,根据项目是否涉密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编制。涉密项目和非涉密项目分别编码,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将项目分为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单纯购置项目、信息化项目和其他项目。项目类型编码表见附件 3。

       第九条随机码由 5 位阿拉伯数字构成,是在线平台生成的 5 位唯一随机数。

       第十条校验码由 1 位阿拉伯数字构成,范围为 0—9,根据前19 位数字按照校验码计算方法确定。

       第三章项目代码生成

       第十一条项目单位需在办理第 1 项行政手续之前,通过相应的在线平台申请项目代码。中央项目通过中央平台申请;地方项目通过地方平台申请。

       第十二条项目的赋码机关一般是为项目办理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的部门。赋码机关在赋码前要为项目单位提供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项目单位筛查、剔除申报中的问题,并避免单个项目重复领码。

       第十三条非涉密项目统一由中央平台生成项目代码,涉密项目由赋码机关负责在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网络环境生成项目代码。

       第十四条赋码机关要确保一个项目对应一个项目代码。

       第十五条项目代码生成后,统一生成项目代码标识,作为项目代码的传递载体。项目代码标识是一幅固定格式的图片,可通过项目代码标识二维码查询项目名称、项目代码、项目状态等项目信息。项目代码标识见附件 4。

       第十六条项目状态包括“已赋码(F)、待立项(B)、已立项(L)、已开工(K)、已竣工(J)、代码失效(S)、异常(Y)”,项目代码标识中的项目状态以英文字母表示。项目状态表见附件 5。第四章项目代码应用

       第十七条应用管理部门在受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时,要通过在线平台核验项目信息。对没有项目代码、未通过项目代码核验的,不得受理并告知项目单位。对于受理的申报材料,受理通知书应当注明项目代码。

       第十八条应用管理部门应通过项目代码及时归集审批事项的收件、受理、办理、办结等信息,项目审批事项办结后,要及时归集办结意见及批复文件的文号、标题、批复文件电子版。相关信息实时共享。

       第十九条应用管理部门能够通过共享获取的审批事项办理结果,不再由项目单位重复提供。

       第二十条项目监管部门开展项目监管工作时,监管执法结果信息统一归集至项目代码,相关信息实时共享。

       第二十一条项目单位通过项目代码查询项目审批信息,获取项目审批结果,可通过查询项目办理信息监督项目审批部门相关工作。

       第二十二条项目单位通过在线平台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的基本信息,归集至项目代码。项目开工前,项目单位应当登录在线平台报送项目开工基本信息。项目开工后,项目单位应当在线报送项目建设动态进度基本信息。项目竣工验收后,项目单位应当在线报送项目竣工基本信息。对于可以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项目进度情况,不再要求项目单位填报。

       第二十三条项目中止或放弃建设的,项目单位应当通过在线平台更新项目状态。

       第二十四条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及其他审批,投资计划、资金下达、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监督检查、后评价、行政处理、行政处罚、信息公开等凡涉及使用项目名称时,均要相应地标注项目代码,并加载项目代码标识。上述行为中的相关信息实时共享。

       第二十五条鼓励市场监管、税务、统计、金融等机构使用项目代码支持相关业务工作。

       第二十六条拥有项目代码是合法项目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项目单位使用项目代码开展相关工作时,被申请方面应当使用项目代码获悉其基本情况及合法手续信息,以防范风险。

       第五章项目代码维护

       第二十七条项目代码及项目代码标识一经生成,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对其外观和内容进行更改、涂抹、损毁。

       第二十八条申请项目代码时填报的项目信息,在赋码后应当作为项目的基本信息动态更新,保持真实准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项目核准或备案后,项目法人应当根据相关批准文件更新项目信息,使之与批准文件保持一致,审批机关应予以核验确认。具备审批、核准、备案内容信息归集条件的,可由在线平台自动更新。

       第二十九条投资项目批准文件延期,项目代码保持不变。

       第三十条项目重新审批、核准、备案或办理变更手续的,需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申请赋码。

       第三十一条原则上一个项目建议书只对应一个可行性研究报告,确需分多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论证的项目,可以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再次申请赋码,并由赋码机关将原代码与新代码进行主子关联。已应用原项目代码的,原项目代码继续有效并与子码进行关联。

       第三十二条赋码机关越权、违反相关规定或重复赋予等情形产生错误代码,由法定履行赋码职权的机关撤销错误代码。

       第三十三条项目被撤销后,在线平台标记该项目代码失效,留存项目信息可供查询,但失效的项目代码不得再次使用。若项目重新获取项目代码,由新的赋码机关将原项目代码归集的项目审批信息关联到新项目代码,并通过在线平台共享项目代码变更信息。

       第三十四条新增项目类型时,由中央平台综合管理部门按编码规则统一编码。

       第三十五条涉及第二十八条到第三十五条的代码维护由赋码机关负责。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涉密项目的管理办法,根据本规范规定的原则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依托在线平台进行 PPP 项目管理时,根据本规范规定的原则编制 PPP 项目管理码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安全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应急部
       
       统计局 气象局
       
       能源局 国防科工局
       
       烟草局 林草局
       
       民航局 文物局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资产配置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现状与投资商机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期货行业相关政策:丰富绿色期货品种

我国及部分省市期货行业相关政策:丰富绿色期货品种

为推动期货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稳妥发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担保贷款,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相关金融产品服务,以美丽中国先行区为重点探索区域性生态环保项目金融支持模式,丰富绿色期货品种。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应急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应急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为推动智能应急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虚拟电厂纳入电力安全应急模拟演练,制定电网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明确虚拟电厂与电网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和分工,不断提升应急响应与快速恢复水平。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景区管理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列车与景区深化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景区管理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列车与景区深化合作

为推动景区管理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文博单位拓展服务项目,合理延长经营时间,扩大接待规模。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碳交易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碳交易市场化机制政策协同

我国及部分省市碳交易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碳交易市场化机制政策协同

近些年来,为促进碳交易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虚拟电厂开展业务创新,提供节能服务、能源数据分析、能源解决方案设计、碳交易相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拓宽收益渠道。

2025年04月14日
深化制造业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服务【附我国及各省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深化制造业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服务【附我国及各省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促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提出鼓励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用工指导、人才招聘、组织关系管理、矛盾纠纷化解等人力资源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面向创业主体组织专场招聘或发展专业性人才市场。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乡规划行业相关政策: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乡规划行业相关政策: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更新和节能降碳改造,到2030年,新增一批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