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公安信息化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一览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公安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2003 年,“金盾”工程正式启动。经过为期数年的建设,我国公安信息网各类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公安三级主干网络全部建成;基本实现了基础信息采集、案件办理流转、网上执法监督和绩效考核等综合应用;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国各地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治安防控系统、集成指挥系统、大数据研判系统等建设,对人、车、地、物、事、网等治安要素进行精准管控,在交通管理、打击犯罪、治安防范、社会治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积极促进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增长。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能包括:拟订高技术产业中涉及信息产业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并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

       公安部及各省市级公安机关是我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机关和指挥机关,其主要职能包括: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危险品、户籍、出入境等有关事务;研究拟定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指导、监督、检查全国公安工作;组织实施公安科学技术工作;规划公安信息技术、刑事技术建设等。

2、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众多相关产业政策,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科技创新及应用,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具体相关政策如下表所示:

序号

政策名称

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

相关内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2021 年3 月

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健全政务信息化项目清单,持续深化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布局建设执政能力、依法治国、经济治理、市场监管、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重大信息系统。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社会安全网。

2

《产业结构调整 指 导 目 录(2019 年本)》

发改委

2019 年10 月

城市智能视觉监控、视频分析、视频辅助刑事侦察技术设备城市交通管制系统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智能安防,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等列入第一类 鼓励类

3

《绿色出行行动计划( 2019-2022 年)》

交通运输 部、发改 委、工信 部、公安部等十二部门和单位

2019 年5 月

完善集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交通执法、车辆管理、信息发布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推进部门间、运输方式间的交通管理信息、出行信息等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

4

《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9-2022 年)》

工信部、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19 年2 月

在安防监控领域,推进安防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支持发展基于超高清视频的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目标分类等人工智能算法,提升监控范围、识别效率及准确率, 打造一批智能超高清安防监控应用试点。

在智能交通领域,推动超高清技术在交通管控中的应用,提升复杂环境下对车牌、车型识别的正确率。开展超高清硬件、智能算法等一体化的交通智能化试点应用。

5

《平安交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2018-2020年)》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8 年7 月

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安全生产预警预防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建设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基础信息共享、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视频监控和运行监测。

6

《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18 年1 月

加强城市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与市场监管、应急保障、环境保护、治安防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信用管理等部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加快实现城市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智能化。

7

《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 行 动 计 划(2017-2020)》

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建部、交通运输部

2017 年8 月

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交通状态感知、高清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诱导等基础系统建设,创新应用汽车电子标识、缉查布控、事件检测和交通仿真等技术手段,实现道路状况自动感知、交通态势自动研判、信号控制自动调整、交通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路况信息自动发布。

8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国务院

2017 年7 月

研发复杂场景下的多维交通信息综合大数据应用平台, 实现智能化交通疏导和综合运行协调指挥,建成覆盖地面、轨道、低空和海上的智能交通监控、管理和服务系统。促进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构建公共安全智能化监测预警与控制体系。围绕社会综合治理、新型犯罪侦查、反恐等迫切需求,研发集成多种探测传感技术、视频图像信息分析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安防与警用产品,建立智能化监测平台。

9

《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

2017 年7 月

强化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推进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鼓励编制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清单,形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风险一张图,并对重大风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完善公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科研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共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开展城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治理等重点方向的科技攻关、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

10

《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7 年6 月

2020 年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再过 5 10 年,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更为精准全面,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依托社区综治中心,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城乡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全面提高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水平,防范打击黑恶势力扰乱基层治理。

11

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科技部

2017 年4 月

面向公共安全保障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围绕公共安全关键科技瓶颈问题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使我国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城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治理等总体技术水平由跟跑向并跑迈进,大部分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1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年)》

工信部

2017 年1 月

围绕现代政府社会治理应用需求,鼓励和支持发展一批政府管理应用软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面向政府服务和社会治理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13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工信部、发改委

2017 年1 月

从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切入开展应用示范,开发符合用户需求的安检安防设备和解决方案。引导企业加快商业和服务模式创新,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在公共安全等城市管理领域,拓展和丰富服务范围、形式和内容。

14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国务院

2016 年12 月

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加快建设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和公安大数据中心,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提升对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水平。

15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

2016 年11 月

在交通、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发展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智能硬件和智能化系统,重点推进智能安防等研发和产业化发

展。

16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2016 年7 月

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智能化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17

《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    2016-2020年)发展规划》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2015 年10 月

在发展完善平安城市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安防系统与城市管理及服务系统的整合,促进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

18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发改委、中央综治办、科技部、工信部等九部委

2015 年5 月

提出 2020 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 在加强治安防控、优化交通出行、服务城市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等主要目标。

19

《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15 年4 月

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有机融合的示范工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公安信息化服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格局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021年中国水利信息化服务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为促进在线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运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开展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为促进旅游景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支持非遗工坊、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出一批非遗产品和体验活动。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养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为促进循环经济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为促进城市更新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修复城市湿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以及具有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的科研院所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2025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