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主管部门
1)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基本制度;负责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负责监督管理国家减排目标的落实;负责提出生态环境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负责生态环境准入的监督管理;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组织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等。
2)水利部
水利部负责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和保障;指导水资源保护工作;负责节约用水工作;指导水文工作;指导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保护与综合利用;指导监督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负责水土保持等工作。
3)发改委
发改委负责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等。
4)工信部
工信部负责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5)环保产业协会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是环保产业的自律组织,是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生产、服务、研发、管理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其主要职责为:参与全国环保产业调查和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开展环保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环保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设备、市场信息,组织合作交流活动等;协会下设水污染治理委员会,专门针对环境保护中的水污染治理问题展开相应的行业组织工作。
2、 行业监管体制
我国的环保水处理行业,主要是依据国务院各部门职责分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分级和分部门管理体制,即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镇三级分设行政主管部门;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国家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相继围绕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先后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和产业发展规划:
序号 |
文件 |
发布日期 |
主要内容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014年4月修订 |
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基础性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2016年7月修订 |
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基础性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
2017年1月修订 |
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基础性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17年6月修订 |
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基础性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为环保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
5 |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
2014年11月 |
建立重点行业第三方治污企业推荐制度;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 |
6 |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
2015年3月 |
坚持节能减排。从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出发,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管理,完善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强化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电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结构优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 |
7 |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 |
2015年4月 |
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
8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2015年11月 |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
9 |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2016年11月 |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精准发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实施专项治理,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 |
10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2016年11月 |
大力推进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海陆统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监测防治技术装备能力提升,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超过2万亿元。 |
11 |
《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 |
2016年12月 |
“十三五”末,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4万吨/日以上。海水直接利用规模达到1,400亿吨/年以上,海水循环冷却规模达到200万吨/小时以上。新增苦咸水淡化规模达到100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0%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10%。 |
12 |
《“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
2016年12月 |
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有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
13 |
《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17年10月 |
水污染防治装备领域,重点攻关厌氧氨氧化技术装备和电解催化氧化、超临界氧化装等氧化技术装备,研发生物强化和低能耗高效率的先进膜处理技术与组件,开展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技术装备等基础研究。重点推广低成本高标准、低能耗高效率污水处理装厂、煤化工等行业高盐废水的零排放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深度脱氮除磷与安全高效消毒技术装备。推进黑臭水体修复、农村污水治理、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厂提标改造,以及工业及畜禽养殖、垃圾渗滤液处理等领域高浓度难降解污水治理应用示范。 |
14 |
《关于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2018年7月 |
海水淡化装备研发制造、海水淡化产业化规模化示范、海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工程建设被列入重点支持领域。 |
15 |
《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
2018年10月 |
大力发展海水及苦咸水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形成规模化利用示范”“突破低成本、高效能海水淡化系统优化设计、成套和施工各环节的核心技术;研发海水提钾、海水提溴和溴系镁系产品的高值化深加工成套技术与装备,建成专用分离材料和装备生产基地;突破环境友好型大生活用海水核心共性技术,积极推进大生活用海水示范园区建设。 |
16 |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
2019年4月 |
提出六大重点行动和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两方面举措。提出“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科技创新引领”六大重点行动。强调机制体制改革,包括全面深化水价改革、加强用水计量统计、强化节水监督管理、推动水权水市场改革、推动合同节水管理等。 |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
《2020年中国凝结水处理行业投资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投资战略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