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关于加强我国复混肥市场管理相关对策措施,通过电视、报 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优质肥料产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农资生产地、经销点、集散地,在全区组织开展肥料打假护农宣传活动,向农民推荐一批质量合格、信 誉度高、物美价廉的肥料产品,同时结合“送法下乡”、“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组织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经营人员的总体素质,提高广大农民鉴别假冒伪劣肥 料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加强领导,有序推进复混肥市场规范化建设
加强农资打假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肥料打假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成立了区农资打假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部门协调配合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肥料打假工作责任、机构、人员、经费“四到位”;监管工作做到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出台相应的事故预案,在农作物因使用肥料而遭遇意外事故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处乱不惊。
2.加大宣传,积极推荐优质肥料产品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优质肥料产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农资生产地、经销点、集散地,在全区组织开展肥料打假护农宣传活动,向农民推荐一批质量合格、信誉度高、物美价廉的肥料产品,同时结合“送法下乡”、“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组织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经营人员的总体素质,提高广大农民鉴别假冒伪劣肥料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依法行政,严把肥料市场准入关
严格执行《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抓好肥料登记和备案管理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对肥料市场进行全面清理,对于外省市流入的肥料做好登记备案产品和抽样工作,对质量不合格或不办理登记备案的肥料,绝不允许进入市场。同时主动与工商、质检等部门联手,采取定期、不定期市场检查和企业质量抽检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肥料产品质量市场监督抽查,全年计划抽样肥料产品不少于60个批次,检查中以是否办理登记证、袋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抽检样品质量是否达标作为依据,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
4.突出重点,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
重点查处广大农民反映问题较多的肥料品种,对一些性质恶劣、对农民造成较大损失的大案、要案,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典型案例向社会公示或通过媒体予以公布。对一些屡教不改、每次肥料抽样都不合格或很少合格的企业,予以严肃查处,并报上级有关部门,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