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L-苯丙氨酸行业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标准

       导读:2014年中国L-苯丙氨酸行业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物质为原料,经生物发酵、酶法转化或提取精制而成的食品级L-苯丙氨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一苯丙氨酸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物质为原料,经生物发酵、酶法转化或提取精制而成的食品级L-苯丙氨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3化学试剂比旋光(比旋光度)测定通用方法
       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74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
       GB/T 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967谷氨酸钠(味精)
       GB/T 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QB/T 4264-2011
4要求
4. 1感官要求
       白色或微黄色颗粒状结晶或粉末状结晶。
4. 2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感官
       取试样约5g,放于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其色泽、形态。
5.2理化指标
5. 2. 1鉴别
       取试样与L-苯丙氨酸标准品各适量,分别用冰醋酸溶液50ml~100mL溶解,并制成约10mg/mL。




QB/T 4264-2011
5. 2. 9. 2分析步骤
       取1g(精确至0.0001g)试样,加水溶解至约40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成中性),溶液如不澄清,应过滤,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试样液。另取3.0mL标准硫酸钾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至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标准溶液。于试样溶液与标准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1,,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进行目视比浊。
如试样管溶液浊度不高于标准管溶液浊度,则硫酸盐含量≤0.03%。
5. 2. 10其他氨基酸
       按照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
5. 2. 11溶液的透光率
       取试样0.5g,加水溶解后定容25mL.按GB/T 8967规定的方法测定。
5. 3卫生指标
5. 3. 1重金属(以pb计)
       按GB/T 5009.74的方法,试样处理采用“湿法消解”。
5. 3. 2砷
       按GB/T 5009.11的方法测定。
5. 3. 3菌落总数
       按GB 4789的方法测定。
5.3.4大肠菌群
       按GB 4789的方法测定。
5.3. 5致病菌
       按GB 4789的方法测定。
6检验规则
6.1组批与抽样
       按GB/T 6678确定取样单元数,取样按GB/T 6679的规定执行。
6.2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 3出厂检验
       6. 3.1每批产品应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i. 3. 2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含量、比旋光度、干燥失重、灼烧残渣, pH,氯化物、硫酸盐、溶液的透光率、菌落总数。
6. 4型式检验
       6. 4. 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常生产半年一次:
       b)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
       c)主要原料及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提出或客户要求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6. 4.2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本标准的全部技术要求。
6.5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如有感官或1~2项指标不合格,则应重新自该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复检,若仍有不合格项目,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 1标志
       7.1.1包装容器外面标签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执行的标准编号。
       7.1.2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7.2包装
       包装物和容器应整洁、卫生,无破损。
7. 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避免雨淋日晒;不得与有毒物质混放、混运。
74贮存
       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与强氧化物接触。

 

      参考:《2012-2016年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由中国报告网L-苯丙氨酸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L-苯丙氨酸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L-苯丙氨酸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L-苯丙氨酸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L-苯丙氨酸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化工行业相关政策: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化工行业相关政策: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为促进煤化工低碳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提出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耦合发展,打造低碳循环的煤炭高效转化产业链,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特种纸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动造纸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及部分省市特种纸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动造纸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近些年来,为促进特种纸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

2025年03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涂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绿色建材采购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涂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绿色建材采购管理

涂料涂饰于物体表面能与基体材料很好粘结并形成完整而坚韧保护膜的物料,称为建筑涂料。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橡胶制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天然橡胶老旧胶园更新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橡胶制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天然橡胶老旧胶园更新改造

为推动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增强建筑抗震能力为目标,研究制修订工程抗震、减震、隔震相关产品标准,完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金属滑轨隔震支座、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产品标准。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制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塑料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制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塑料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为促进塑料制品绿色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督促指导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网络零售企业等按要求做好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源头采购、使用、报告工作,推动减量、替代、循环、回收。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再生橡胶行业相关政策:有效提升县域再生资源集聚

我国及部分省市再生橡胶行业相关政策:有效提升县域再生资源集聚

为加强再生橡胶的利用,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管道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塑料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管道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塑料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9月上海市发布的《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建成老港生态环保基地炉渣利用、10万吨PET再生塑料等项目,推进退役风电及光伏组件循环利用和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各省份草甘膦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药减施增效

我国及各省份草甘膦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药减施增效

草甘膦,化学名称为N-(磷酸甲基)甘氨酸,化学式为C3H8NO5P,一种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具体为膦酸酯。

2025年0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