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中国L-苯丙氨酸行业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物质为原料,经生物发酵、酶法转化或提取精制而成的食品级L-苯丙氨酸。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一苯丙氨酸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物质为原料,经生物发酵、酶法转化或提取精制而成的食品级L-苯丙氨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3化学试剂比旋光(比旋光度)测定通用方法
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74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
GB/T 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967谷氨酸钠(味精)
GB/T 9724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QB/T 4264-2011
4要求
4. 1感官要求
白色或微黄色颗粒状结晶或粉末状结晶。
4. 2理化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感官
取试样约5g,放于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其色泽、形态。
5.2理化指标
5. 2. 1鉴别
取试样与L-苯丙氨酸标准品各适量,分别用冰醋酸溶液50ml~100mL溶解,并制成约10mg/mL。
QB/T 4264-2011
5. 2. 9. 2分析步骤
取1g(精确至0.0001g)试样,加水溶解至约40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盐酸使成中性),溶液如不澄清,应过滤,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试样液。另取3.0mL标准硫酸钾溶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至约40mL,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标准溶液。于试样溶液与标准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1,,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进行目视比浊。
如试样管溶液浊度不高于标准管溶液浊度,则硫酸盐含量≤0.03%。
5. 2. 10其他氨基酸
按照附录C规定的方法测定。
5. 2. 11溶液的透光率
取试样0.5g,加水溶解后定容25mL.按GB/T 8967规定的方法测定。
5. 3卫生指标
5. 3. 1重金属(以pb计)
按GB/T 5009.74的方法,试样处理采用“湿法消解”。
5. 3. 2砷
按GB/T 5009.11的方法测定。
5. 3. 3菌落总数
按GB 4789的方法测定。
5.3.4大肠菌群
按GB 4789的方法测定。
5.3. 5致病菌
按GB 4789的方法测定。
6检验规则
6.1组批与抽样
按GB/T 6678确定取样单元数,取样按GB/T 6679的规定执行。
6.2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 3出厂检验
6. 3.1每批产品应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i. 3. 2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含量、比旋光度、干燥失重、灼烧残渣, pH,氯化物、硫酸盐、溶液的透光率、菌落总数。
6. 4型式检验
6. 4. 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常生产半年一次:
b)停产三个月以上恢复生产;
c)主要原料及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提出或客户要求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6. 4.2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本标准的全部技术要求。
6.5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如有感官或1~2项指标不合格,则应重新自该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复检,若仍有不合格项目,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 1标志
7.1.1包装容器外面标签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净含量、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执行的标准编号。
7.1.2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7.2包装
包装物和容器应整洁、卫生,无破损。
7. 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避免雨淋日晒;不得与有毒物质混放、混运。
74贮存
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与强氧化物接触。
参考:《2012-2016年谷氨酸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报告由中国报告网L-苯丙氨酸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L-苯丙氨酸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L-苯丙氨酸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L-苯丙氨酸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L-苯丙氨酸行业投资价值。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