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十二五”时期青海省西宁市取得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业跨入“千亿时代”,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小微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工业与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工业实力显著增强
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1570.61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工业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工业经济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工业增加值443.17亿元,是2010年的1.67倍,年均增长17.4%,增幅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图1“十二五”期间西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二)主导产业优势明显
以金属冶炼及延伸加工、特色化工、装备制造业、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藏毯绒纺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建材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等八大产业的支撑地位和发展优势基本确立。2015年,八大产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3%以上,产业集群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的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和提质升级进一步加快。特色轻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偏重结构稳步改善,轻重工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6.6:83.4调整为2015年的26.56:73.44,轻工业比重较“十一五”末提高9.9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就地加工转化率大幅提升,“世界藏毯之都”初具规模,特色生物产业日益壮大,光伏全产业链体系基本形成,一批重大锂电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为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装备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2%,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双向发力,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四)园区建设成效突出
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四园”为主体、以县域工业园区为支撑的产业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集群效应增强;两个千亿元、三个五百亿元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末,五大产业基地实现工业增加值380.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6%,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主力军。东川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生物科技产业园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和中藏药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甘河工业园区被确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低碳试点工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和“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北川工业园区被省政府批准建设为青海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工业向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工业集聚发展的大格局初步形成。
(五)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二五”末,实现企业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城区3G覆盖率达到98%,主城区4G覆盖率达到98%,4G用户普及率达到60%,大容量高速率的信息基础传输网基本形成,信息基础传输网络基本达到以光缆为主,实现“四区三县”区域全覆盖。
二是企业信息化应用步伐加快,“两化”融合稳步发展。完成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的企业信息化项目,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了约60%,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0%,工业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截止2015年底,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率达到50%以上,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率达80%以上,41%的企业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业产品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大幅提高。
(六)民营经济快速成长
积极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三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和城东清真产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培育和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非公经济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十二五”末,全市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780亿元,占全市GDP从2010年的37%提高到44.1%,民营经济已成为西宁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撑力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