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关于“十三五“时期青海省西宁市发展工业和信息化保障措施

导读:关于“十三五“时期青海省西宁市发展工业和信息化保障措施。本规划是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本规划是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是今后五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行动纲领。本规划的有效实施,对今后五年西宁工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实现本规划目标和任务,需要政府指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明确工作任务、正确履行职责、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抓好任务落实,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一、建立健全规划落实机制
  (一)建立规划工作保障机制。加强政府引导,针对战略性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创新平台、产业基地等,制定指导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组织开展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制定与应用示范工作。
  (二)完善规划实施评价考核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安排,制定好项目建设计划,合理安排项目实施进度,促进规划有效落实。加强规划目标与年度计划目标考核体系的紧密衔接,根据规划逐年分解主要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形成规划逐年落实、动态实施的机制。
  (三)建立大项目协同推进考核机制。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本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落实责任,明确进度,抓好落实,并及时将进展情况向市政府报告。
  (四)健全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加强重大战略问题跟进研究和规划执行情况分析,定期报告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进展情况,适时组织规划中期评估。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
  二、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建设
  (一)完善重大项目储备机制。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不断研究和提出新的建设项目,形成动态有序的项目储备。提高项目建设的服务水平,建立本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各类相关规划在重大项目建设上的衔接配套机制,确保重大项目的有效实施。
  (二)建立分类指导实施机制。对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由市场主体自主实施的项目,相关部门重点履行好明确发展导向、加强市场监管和做好项目服务的职能,维护公平竞争,不得干预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对政府提出、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的项目,相关部门要明确项目要求,创新投融资体制,营造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对需要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主要由政府投入建设的项目,需要政府有效配置资源,切实落实责任,提供资金保障,确保规划提出的建设任务落到实处、按期完成。
  三、强化规划重点工作落实
  (一)强化协调推进。以规划为依据,统筹协调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产业发展、信息化发展等任务,统筹协调当前与长远发展,通过完善配套措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环境。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年度计划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要充分体现和分解落实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各地区、工业园区要依据本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和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在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安排等方面,与规划一致,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
  (二)强化政策落实。按照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信息化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藏区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等有关政策,用好用足国家在产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科技进步、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衔接国家、省有关部门,争取对西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支持,保障规划实施有坚实的政策基础。
  四、完善规划落实支撑体系
  (一)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人才集聚、提升和使用工程,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增强对中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各类优秀信息技术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良好平台。组建由企业信息化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专家库,聘请这些专家为信息化项目、工程提供决策咨询、学术交流、项目评审、监理、验收和鉴定等专业指导和服务,健全创业扶持、成果奖励机制,为各类型人才创造发展空间。加强培训交流,分类分层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育新一代产业大军。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对职业技能人才,实行订单培训、定点培养、定向分配。建设一批以重点产业骨干企业为依托的“两化”融合人才实训基地和以第三方培训机构为依托的“两化”融合专业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各级干部、企业家、企业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千人培训计划”,加快引进、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完善投融资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大金融服务力度,搭建企业项目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鼓励商业银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增加信贷品种,拓展担保方式,为企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争取国家及省级扶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扶持,组织企业积极申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技术改造贴息资金。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利用创业板加快发展,提高企业集合发债、集合信托、集合票据的发行规模。引导国内外上市服务公司进入西宁,力争形成2-3家专业上市融资服务机构。搭建民间融资平台,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合资、合作、分红等多种方式参与企业的项目投资和改制重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和领域,不断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拓宽企业项目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增强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
  (三)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建立能源保障机制,推进西宁市供电区电网规划的实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重点解决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县域工业园区等区域供电矛盾和工业项目涉电问题。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依托现有铁路、公路货运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现代工业物流体系,将铁路运输专线向开发区延伸,保障重点企业产品运输需求,成立西宁市交通综合运输协调办公室,推进综合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完善重大工业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和部门联审制度,鼓励开发建设复合式厂房,引导中小企业租赁标准化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切实保障工业企业用地,在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优先保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企业用地,支持发展节地型产业,支持企业开展“零耗地技改”和“零土地招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化工行业相关政策: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化工行业相关政策: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为促进煤化工低碳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提出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耦合发展,打造低碳循环的煤炭高效转化产业链,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特种纸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动造纸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及部分省市特种纸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动造纸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近些年来,为促进特种纸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推进工艺流程更新升级。

2025年03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涂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绿色建材采购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涂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绿色建材采购管理

涂料涂饰于物体表面能与基体材料很好粘结并形成完整而坚韧保护膜的物料,称为建筑涂料。

2025年03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橡胶制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天然橡胶老旧胶园更新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橡胶制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天然橡胶老旧胶园更新改造

为推动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5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增强建筑抗震能力为目标,研究制修订工程抗震、减震、隔震相关产品标准,完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金属滑轨隔震支座、建筑钢结构球型支座产品标准。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制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塑料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制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塑料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为促进塑料制品绿色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督促指导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网络零售企业等按要求做好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源头采购、使用、报告工作,推动减量、替代、循环、回收。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再生橡胶行业相关政策:有效提升县域再生资源集聚

我国及部分省市再生橡胶行业相关政策:有效提升县域再生资源集聚

为加强再生橡胶的利用,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5万亿元。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管道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塑料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塑料管道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塑料产品绿色设计标准研制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9月上海市发布的《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建成老港生态环保基地炉渣利用、10万吨PET再生塑料等项目,推进退役风电及光伏组件循环利用和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各省份草甘膦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药减施增效

我国及各省份草甘膦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药减施增效

草甘膦,化学名称为N-(磷酸甲基)甘氨酸,化学式为C3H8NO5P,一种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是一种有机磷化合物,具体为膦酸酯。

2025年0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