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第八次全体会议日前在江苏无锡举行。本次会议正式发布了传感网六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来自全国各地传感网领域的产、学、研、用100多家单位超过150名专家聚集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这是我国第一次对传感器网络提出基本规范,为传感器网络在各行业应用提供了标准化的参照体系。
传感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随着传感器、软件、网络等关键技术迅猛发展,传感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传感网与其他网络融合的进一步加快,为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西方发达国家很重视传感网发展,纷纷加大投入,研究开发传感网新技术,力图占据领先位置。
我国传感网技术和产业发展较快,对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生了积极影响,受到各方面广泛重视。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无锡考察时专门对传感网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此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无锡新区合作成立了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主要从事物联网的研发、设计及中试、生产工作。目前,该院拥有研发、生产及管理团队500多人,同时申报组建了科技部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发改委物联网工程实验室。近年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为推进传感网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抽调出精干力量组成标准工作组,密切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传感网的标准研究,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传感网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力争主导制定传感网国际标准。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作为物联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感网,已经在电力、农业、工业、医疗等行业开展了试点应用。
据介绍,此次首批发布的六项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传感器网络第一部分:总则》、《传感器网络第二部分:术语》、《传感器网络通信与信息交互第一部分: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技术规范》、《传感器网络接口信号接口规范》、《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规范》、《传感器网络标识传感节点编码规范》。这些标准是在传感器网络标准体系框架下、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依据标准制定与技术发展规律而制定的,符合我国传感器网络标准技术与市场的需求。首批发布的标准对传感器网络的总体功能要求及体系架构给出了规定;在参照国内外传感器网络领域术语的基础上,对传感网术语进行了梳理与汇总;从机械、电气及软件三个层面对传感网中的传感器接口提出了规范;对传感网内统一的节点编码给出了编码规则;为保证传感网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正确运行,提出了安全的总体要求,并定义了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原语、命令、协议、帧格式等。这些标准将为我国传感网技术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对推动标准的自主创新与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
据悉,该征求意见稿在经过一段时间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还将进一步修改完善,然后提交国家有关部门审定发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