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2016年我国智能控制部件及创新消费电子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与法规政策

导读:2012-2016年我国智能控制部件及创新消费电子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与法规政策。智能控制部件及创新消费电子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智能控制部件及创新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行业。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智能控制产业发展监测及十三五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智能控制部件及创新消费电子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智能控制部件及创新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行业。本行业提供各类智能控制与创新消费电子产品、部件及解决方案,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在中国及全球市场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智能控制部件及创新消费电子行业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

        (一)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体制

        本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及其下属分支机构。工信部会同国家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战略,指导整个行业的协同有序发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工信部对本行业产品进行质量跟踪和监督抽查,公布抽查结果。行业内企业面向市场独立自主经营,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市场竞争。

        (二)行业主要法规与产业政策

        智能控制部件及创新消费电子制造行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类。本行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密切相关,并与物联网建设、两化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升级等一系列产业进程紧密联系。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重点优先发展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政策注重发掘整体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潜力,利用电子产业各环节的均衡发展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增加就业,大力鼓励电子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两化融合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促进结合,激发相关企业的衍射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的相关环节。

        2012 年2月,工信部颁布《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产用合作,促进两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产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服务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

        2012 年6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指出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提高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并完善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估认定体系。

        2013 年8月,工信部颁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 年)》,将推动企业建立、实施和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列为国家专项行动计划,并明确面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加快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并深化物联网、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快工业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

        2014 年6月,国务院颁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进一步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内容与服务协同创新,以设计业的快速增长带动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支撑能力。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正式将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制造2025》指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并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近几年我国智能控制部件及创新消费电子制造行业的法规政策主要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数字经济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促进高精尖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方案(2025年)》。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服务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服务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云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务院等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液冷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液冷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为促进液冷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等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鼓励建设一批高性能云计算平台、区块链、数据中心、5G行业虚拟专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医药企业“智改数转网联”。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算力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算力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算力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商务部等发布《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按照国家总体布局要求,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第5代移动通信(5G)等网络的建设。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模型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模型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大模型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大模型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宽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宽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量子信息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隐私计算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城市空间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暨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7年)》、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