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影响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行业市场监测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1)有利因素

          1)人力成本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15 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15 年16-59 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487 万人,这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第四年绝对数量下降。另外,2014 年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亦指出,在2020 年之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幅相对放缓,年均减少155 万人;之后一个时期减幅将加快,2020-2030 年将年均减少790万人,2030-2050 年将年均减少835 万人。根据数据,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从2005 年的1.82 万元增长到2014 年的5.64 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97%。劳动力的匮乏、人口红利的消失致使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迫使企业“机器换人”,而服务机器人的出现将逐步替代人们普遍不愿意从事的程序化、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岗位并提高效率,在人工成本日益提高的服务业,有着广阔的潜在需求市场。

          2)老龄化加剧

          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发布的《老龄化世界2015》显示,在2015 年老年人占全球人口的8.5%;但是到15 年之后的2030 年,老年人的数量会上升超过60%,达到10 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2%,特别是而亚洲的老龄化速度将会是全球各洲中最快的。同样,联合国2015 年最新预测表明,我国2035 年后将面临甚至比美国更为严重的人口老化问题。中国人口学家最新研究预计,到2050 年,中国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6 亿,占总人口比重超1/4。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抚慰、医疗健康等将成为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困难。服务型机器人,特别是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将成为大健康领域应对老龄化的重要解决方案,因此强劲的需求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拉动产业发展。

          3)下游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和消费升级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在 2015 年已经达到31,195 元,近1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51%,而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 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支出占比扩大和消费升级趋势明显。2015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而2016 年上半年则超过70%,保持持续增长。人们购买力与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带来了消费观念的深刻变化,家庭服务机器人满足了人们对智能家居的消费新需求,将有望成为消费升级宏观背景下的热点行业。

          4)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庭服务机器人通过不断融入新的技术提高功能的多样性、使用的便捷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现今,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人机交互、导航及路径规划、多机器人协调、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具体涉及语音、语义、处理器、算法、通讯、大数据、物联网等,以实现家庭服务机器人的自主性、适应性、智能性。

          尤其是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家居的理念逐渐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而家庭服务机器人将逐渐演变成为连接用户与智能家居的控制平台,在此过程中,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市场容量也将不断上升。另外,随着上述技术的产业成熟度越来越高,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成功进入广阔的消费市场。

          5)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机器人行业一直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所需大力发展的产业,因此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05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便提出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提前部署。2012 年国家在多个“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行部署。2015 年5 月由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真正意义上将相关产业上升到制造强国这一战略层面。文件明确提出机器人是未来发展重点领域,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围绕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

          同时,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2016 年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了机器人产业5 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包括大力发展的应用领域以及需要重点突破的核心零部件。

          而《中国制造2025》具体的产业配套政策也将于2016 年下半年出台。

          在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之下,全国各地已出现超过 40 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为能引进研发和制造企业,打造当地机器人产业,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不利因素

          1)高端技术人才欠缺

          服务机器人属于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以及资金密集型行业。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的最大市场,且每年保持高速增长,而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却捉襟见肘,特别是从事专业研发及应用的技术人才。首先,服务机器人是一个交叉复合领域,涉及机械、力学、电子等多个专业领域,因此对人才要求较高。其次,服务机器人作为一个新兴行业,高校在这领域的教育培养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目前有不少实验室以及产学研合作,但国内尚少有高校能够大规模的培养此类高端人才。

          2)前沿技术的基础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随着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进行基础性、前瞻性研发,方能完成推出下一代产品所需的技术积累,这极大地提升了未来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的进入门槛,使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型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成为制约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5、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由于工作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依赖于控制系统、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以及语义理解等技术的发展。在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家务机器人发展起步较早,目前生产技术已相对成熟,产品的更新换代相当迅速。

          自动灰尘检测、防掉落、障碍墙、自动返回充电等技术目前已在主流的扫地机器人产品上广泛采用;控制类智能算法的日益成熟也使得扫地机器人的清扫路径逐渐由“随机清扫”向“路径规划清扫”升级过渡。当前计算机视觉以及语音识别技术逐渐成熟,语义理解在专业领域的准确率也有较大保证,使得机器人管家、住宅监控、娱乐教育等陪护类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开始兴起。

          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用户普遍可以使用手机 APP 对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远程操控,许多反映用户习惯、机器性能的数据也随着移动用户端的普及被记录并贮存下来。大数据时代为机器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有助于显著提升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使之逐渐由功能单一的自动清洁工具向智能家居的控制平台转变,有望逐渐演变为继电脑、手机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终端。

          在这一过程中,服务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善着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与生活的舒适度,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也日益追求更贴近生活,更为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机器人产品,因此企业的智能技术研发水平与工业设计能力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自有专利和专有技术,提高企业的创新、自主开发能力,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在注重技术研发的同时,为适应“家庭服务机器人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这一新的趋势,家庭服务机器人企业若仅仅致力于生产性能优质的机器人硬件本身,将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为依托,以移动互联应用(APP)为纽带,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不断研发,向互联网生态企业的转型,将成为家庭服务机器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宽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宽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量子信息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隐私计算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城市空间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暨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7年)》、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区块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区块链等可信流通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我国及部分省市区块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区块链等可信流通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依托全流程数字化凭证和区块链等技术,大力推动航运贸易数字化发展,拓展丰富应用场景。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物联网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物联网在制造业领域深度赋能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物联网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物联网在制造业领域深度赋能应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能物联网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云南省发布的《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发展若干政策》。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据交易行业相关政策:探索推进供应链数据交易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据交易行业相关政策:探索推进供应链数据交易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数据交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数据交易行业稳定发展,比如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手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游戏引擎等网络出版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及部分省市手游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游戏引擎等网络出版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为了进一步推动手游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等发布《网络出版科技创新引领计划》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网络出版企业依法平等享受各项支持政策,加强涉人工智能、游戏引擎、虚拟现实、芯片等网络出版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创新活力。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边缘计算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广边缘计算平台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边缘计算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广边缘计算平台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边缘计算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集约化部署边缘算力和接入网络资源,实现园区高质量入算。

2025年06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