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市场规模、发展背景与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一)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

      当前,全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处于产业恢复和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市场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发展势头良好。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全球IT 行业支出达到3.673 万亿美元,2014 年这一数值达到3.711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3%。Gartner 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15 年全球IT 行业支出达到3.41 万亿美元,较2014 年减少8.02%;2016 年全球IT 支出总额保持稳定,总额与2015 年基本持平。从IT 行业支出的细分领域来看,IT 服务支出和企业软件支出,2016 年较2015 年将分别增长3.67%和5.82%。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未来将成为驱动IT 支出增长的主要力量。
 

      (2)中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

      A、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景气度高企

      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实现我国“工业4.0”战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产业扶持和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信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到,在2006 至2010 年“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了28.30%,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日趋明显。进入“十二五”之后,我国软件业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28 万亿元,同比增长15.70%;2016 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85 万亿元,同比增长14.90%,实现利润总额6,021 亿元,同比增长14.90%。
 
      B、细分行业的营业收入占比较高、增速较快

      从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的总体结构上看,2016 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为25,114 亿元,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总额的51.30%,同比增长16%。在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收入结构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有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C、软件及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盈利状况较好

      根据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A 股计算机板块营业收入合计达到3,854.26 亿元,同比增长13.13%,与A 股整体(剔除金融)同比增长-2.03%的增速相比高了15.16%;2016 年1-9 月,A 股计算机板块营业收入达到2,898.30亿元,同比增长16.54%,远高于全部A 股(剔除金融)5.86%的同比增速。2015年,计算机板块中的子板块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和IT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2.24%、9.97%和13.00%;2016 年1-9 月,上述指标分别为42.26%、13.14%和14.09%。软件开发和IT 服务板块的上市公司在毛利率、ROE 等方面均表现出色,盈利状况优于计算机行业其他子板块的上市公司。
 
      (二)行业主管情况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工信部,其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制定国家信息化产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统筹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拟订并组织软件及信息技术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政策;发布软件及信息技术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协调和解决国家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工信部下属软件服务业司具体负责与软件服务业相关的指导工作: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主管部门是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行业自律组织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及各个地方分会,其主要职能有:受工信部委托,督导和检查全国软件企业认定机构的认定工作;制定行业守则和行业规范,提高行业自律性和组织性,促进软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软件开发的工程化,软件产品的商业化、集成化,软件经营企业化和集团化;开拓国内外软件市场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软件和信息技术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各级政府机关及主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的法律法规,从政策上全力支持我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策的优惠性和连续性也为我国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2)烟草行业信息化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随着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了加强对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大力推进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国家及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我国烟草行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3)金融业信息化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金融业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始终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紧紧围绕改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创新,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指导方针,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数字经济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促进高精尖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方案(2025年)》。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服务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服务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云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务院等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液冷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液冷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为促进液冷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等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鼓励建设一批高性能云计算平台、区块链、数据中心、5G行业虚拟专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医药企业“智改数转网联”。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算力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算力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算力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商务部等发布《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按照国家总体布局要求,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第5代移动通信(5G)等网络的建设。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模型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模型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大模型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大模型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宽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宽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量子信息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隐私计算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城市空间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暨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7年)》、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