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解读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中间件软件产业发展态势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基础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是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工业软件可以提高产品价值、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两化融合的切入点、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对于推进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家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发展,《信息产业发展指南》也将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基础软件
  (一)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基础软件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核心技术、应用生态、专业人才等方面与国外仍存在一定差距。
  1.操作系统
  一是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桌面操作系统方面,中标麒麟等国产Linux桌面操作系统,通过计算机预装和正版化推进等方式,在国防、教育等行业已成功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方面,中标麒麟、中科方德、凝思等国产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在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器系统、国家电网中实现大规模应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方面,国产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机顶盒等智能终端。阿里、百度、华为、浪潮等在云操作系统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产品在互联网、电子政务及企业信息化领域得到应用。普华等企业开发了车控操作系统和基于Linux的车载操作系统,并在长安、上汽部分车型量产应用;和利时等企业开发的实时操作系统在工业控制系统实现规模应用。
  二是企业发展操作系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实力不断提升。除中标软件、中科方德、普华、凝思科技、深之度等传统计算机操作系统企业之外,阿里、华为、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服务和设备制造企业也加大操作系统研发投入并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当前,在PC、智能手机、服务器等主要平台,有实力的国产操作系统厂商正与产业链上的企业相互配合,共同支持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体系的发展。
  2.中间件
  国产中间件在网络体系结构、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平台研发、“产学研用”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中创、东方通、金蝶等为代表的中间件厂商技术和产品不断丰富,其中间件系统在国内金融、交通、税务、电力、电信、铁路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国产中间件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针对一些系统庞大的行业客户,可根据其业务需要定制中间件,满足其特殊要求。同时,随着国产中间件厂商在产品技术、服务质量方面日趋成熟,国内用户认可度明显提升。
  3.数据库
  国产数据库发展迅速,技术不断进步,特别在并发事务处理、高可用方案、高性能集群等方面已实现突破,并逐步进入产品化、商品化的阶段。目前,以人大金仓、武汉达梦为代表的国产数据库产品已经在电力调度、公安系统、城市消防、大型央企财务系统中得到一定范围的应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国产基础软件对核心技术掌握不够深入,产品性能功能、用户体验、稳定性和成熟度等与国外主流产品仍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国外企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上长期领先,国内产品突围难度大。三是生态链相关企业缺乏深度合作,难以形成系统化应用能力,尚未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
  (三)“十三五”发展的方向及重点
  一是完善基础软件产品生态。重点支持操作系统发展,加强服务器操作系统、桌面操作系统、新型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研制实时工业操作系统和高端装备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移动互联、云计算环境下跨终端中间件、数据库和办公套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面向各行业领域的重大集成应用平台。
  二是支持开源、开放的开发模式。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等基于开源、开放模式,参与国际开源项目,加强开源技术和产品创新。支持建设开源社区,加强对核心领域开源技术研发,提高对内核的贡献度。
  三是加强协同发展,加快集成适配优化。强化技术产品和终端应用协同互动,支持基础软硬件厂商开展系统集成适配关键技术攻关,面向应用需求,体系化地提升关键基础软硬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工业软件
  (一)发展现状

  一是我国工业软件市场保持稳中有升。面向行业的成套解决方案研发和应用发展较快,比如机械、航空、纺织等行业对设计、分析、测试等服务的集成和综合数据管理分析的需求,逐渐成为新一代工业软件创新的源头动力;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的带动下,高端设计和分析软件市场规模增长加速;传统占据工业软件市场主要份额的ERP、CRM等管理软件加快向基于云平台的轻量化服务模式转变;工业控制类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在电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行业实现稳定增长。
  二是工业云带动工业企业加快服务化转型。工业云等新型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在重点行业企业成功落地应用后,数据在软件平台上的快速流动使得企业对市场、研发、生产等业务和资源的全局控制能力大大提升,企业决策和执行变得更加准确和敏捷,市场地位存在既有优势的企业甚至可以借助工业软件平台和云计算技术,增强对社会化资源的掌控和影响力,催生出更多商业模式。
  三是工业大数据应用生态逐步兴起。工业云在企业的落地应用,为工业企业打通信息化建设中遗留的信息孤岛提供了新手段。建设和应用云平台极大加速了工业企业数据的积累,可帮助企业对产品实施工况监控数据挖掘分析,提升产品维护能力,加速新产品研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国工业软件综合实力较弱。在我国主要工业领域中,国内工业软件企业生存空间相对较小,专业独立工业软件供应商的生存能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能力不强,在产品化、工程化方面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此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不断深入,给传统工业软件提供商带来极大挑战。
  二是拓展市场难度较大。国外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优势地位,主要行业对国产工业软件缺乏信任。
  三是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对嵌入式软件开发和运行平台等基础技术投入不够,专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尤其缺乏复合型人才。
  (三)“十三五”发展的方向及重点
  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围绕重点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突破核心技术,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集成创新和深入应用,建设制造强国。
  一是加快工业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动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安全保障等环节需求,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突破高档数控系统、现场总线、通信协议、高精度高速控制和伺服驱动等工业控制系统关键技术,推动中高端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研发。强化安全保障和综合集成应用能力,开展试点示范,推进自主工业软件在军工、能源、化工等安全关键行业重点行业的产业化应用。
  二是加快工业云服务平台和工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实施。加强云计算、大数据在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研发“互联网+”工业云体系架构与标准体系,构建知识、数据、服务等资源库。构建面向行业的工业云服务平台,建立企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提供数据驱动的企业管理、业务协同、能源管控服务。构建服务产品生命周期和制造全业务活动的工业大数据平台,研制设备端嵌入式数据管理平台与实时数据智能处理系统,开发云端工业数据采集、存储、查询、分析、挖掘与应用的工业数据处理平台。选择典型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开展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积极推动制造业网络化和智能化。
  三是加快工业软件、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标准体系制定。研究制定和完善工业软件集成、工业软件评测标准的制定,为工业软件开发企业提供标准符合性测评服务,开展试点示范工作;研究工业云、工业大数据标准体系,制定工业云领域基础及关键技术、服务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共享和交易等工业大数据标准,开展标准应用示范和标准符合性测评。
  四是完善工业软件测评机制,建设国家级工业软件测试与评估实验室。建立服务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质量等方面的工业软件认证评估体系,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评测工作,建设工控系统测试与评估实验室。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数据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大数据等领域国际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数据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大数据等领域国际合作

为推动大数据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环保装备设计、生产、使用、运维等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2025年03月29日
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质效【附我国及各省份工业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质效【附我国及各省份工业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工业互联网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5年2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4个国家级、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卫星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我国及部分省市卫星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加速5G网络向乡镇、行政村、近海、边疆等区域延伸,积极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增强网络覆盖能力。

2025年03月20日
完善通信网络安全防护【附我国及各省份网络安全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完善通信网络安全防护【附我国及各省份网络安全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促进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科技外包、算法模型、新技术运用等风险管理,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分布式存储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新型存储技术研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分布式存储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新型存储技术研发

近些年来,为促进分布式存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新型存储技术研发,支撑规模化、实时性跨域数据存储和流动,提高智能存储使用占比。

2025年03月18日
推动移动支付向县域乡村下沉【附我国及各省份移动支付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移动支付向县域乡村下沉【附我国及各省份移动支付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推动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动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移动支付等数字化医保服务应用。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北斗导航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我国及部分省市北斗导航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为促进北斗导航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海洋渔船及船上设施装备更新改造,推广渔船海洋宽带、北斗导航定位、防碰撞等船用数字化终端装备,推动相关卫星信息系统的行业应用。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数据中心集群与新能源基地协同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数据中心集群与新能源基地协同建设

为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2025年03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