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全国及各省市车联网产业相关政策梳理

        车联网作为一个涉及汽车、电子、通信、道路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复合型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技术革新、产业内各参与方的大力投入及相互协同,因而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来推动车联网产业的发展。

2015-2020年我国车联网产业政策汇总

时间

发布机构

文件

内容

2015.7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推动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设立跨界交叉的创新平台,加快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2015.12

工信部

《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

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开展试点

2016.7

国家发改委、交通部

《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

将研发与推广应用智能车载设施和自动驾驶车辆;加快车联网建设;推进制定人车路协同(V2X)国家通信标准和设施设备接口规范

2016.10

工信部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三横两纵架构规划详细发展路线,2020年成为路线图首个关键节点

2017.12

工信部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首位。提出支持车辆智能计算平台体系架构、车载智能芯片、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

2018.6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

首次全面阐述和概括了车联网技术标准体系

2018.12

工信部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第一阶段,到2020年,将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第二阶段,2020年后,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将全面建成,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

2019.7

交通部

《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

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基本形成

2019.9

中共中央、国务院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智能驾驶、智能汽车)研发,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

2020.2

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等体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

2020.3

工信部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将自动驾驶分0-5级,共6个级别。L0:应急辅助(可感知环境,并提供报警、辅助);L1:部分驾驶辅助;L2:组合驾驶辅助;L3:有条件自动驾驶;L4:高度自动驾驶;L5:完全自动驾驶

2020.3

工信部

《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推动将车联网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LTE-V2X规模部署。建设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引导重点地区提前规划,加强跨部门协同

2020.4

工信部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1)统筹开展基础通用类标准制定;(2)加快推进汽车智能化标准制定;(3)协同推动汽车网联化标准制定;(4)加强行业协同和标准联合研究

2020.4

工信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委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

2022年底,计划完成基础性技术研究,制修订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等领域重点标准20项以上;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智能管理的标准体系,制修订道路交通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业务领域重点标准60项以上

2020.7

交通部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征求意见稿)》

目的是加快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推动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包含66项标准和技术规范。计划分两步走,到2025年时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形成一批智能管理和服务、车路协同等领域智能交通关键标准

2020.8

交通部

《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计划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提出三大任务:(一)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智慧公路、智慧民航、智慧枢纽等8大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二)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北斗、人工智能等6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

2020.8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车联网路侧设施设置指南》《行人过街智能预警系统技术规范》《智慧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指南》

明确详细路侧设备安装标准和场景要求,四类设备覆盖九大场景。同时强调云端基础设施发挥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智能交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国家层面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不断出台符合本省实际情况的车联网发展政策,陆续建立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示范区。

全国各省市车联网政策

省市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吉林

《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发展面向无人驾驶的车联网。

湖北

《湖北省“十三五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创新发展和建设规划》

进一步发展车载与网联信息融合技术;加快智示范试验区国家基地建设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培育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浙江

《浙江省新能源汽能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打造杭州云栖小镇、桐乡乌镇两个5G车联网智交通示范应用基地: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车运营、车联网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建成全省统一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形成新能源汽车互联共享的格局。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进感知互联的智能新产品新装备研发。加快发展穿戴电子、网络终端、智能家居、医疗电子、车联网等网络化、智能化产品。

《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车网融合”技术和车载智能操作系统、高精度地图及定位、智能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等重点技术,推动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谋划建设智能网联试验场。

辽宁

《辽宁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在智能交通领域,重点研究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技术,建设智能交通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人工智能道路客运管理服务应用。

四川

《四川省“十三五”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推广示范。以建设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试验基地为契机,大力推动全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推广示范。

福建

《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

加快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加快车端智能互联、“互联网+”应用,寻求企业大数据应用及车》联网增值服务,实现车联网服务二次销售。

广东

《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

开展车联网应用试点。支持广州等市参与国家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应用试点。推广安全、共享和便捷的智能网联汽车新应用。

《深圳市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

顺应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态势,采用定点定线的形式在细分领域先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由点及面逐步开放更多更复杂道路环境,开展多场景多模式示范应用。同时提出三种示范场景:1)载人应用示范;2)城市环卫作业应用示范;3)载货及其它专项作业应用示范。

安徽

《安徽省“十三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积极发展车联网通讯技术等开发与集成供应,加快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系统的产业链布局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自主、中高端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慧交通体系,自主设施占有率达到80%以上。

云南

《云南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重点发展发展移动车联网等移动互联网产业;重点支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项目。

湖南

《湖南省“十三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加快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网联智能汽车;支持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协作开发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网联智能汽车;建设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江苏

《江苏省“十三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推进汽车跨界融合发展,深化互联网应用,鼓励产业链合作,加速推进车联网的应用。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与互联网、智能交通网络、智能电网及智慧城市等的协同机制探索多领域联动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模式。

《江苏省推进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

力争到2021年,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基本建立智能车辆、信息交互、基础支撑等细分领域产业链,打造23家产业竞争力和规模水平国内领先的产业集聚区。

北京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2)

积极推动北京成为5G车联网重点示范应用城市,2020年在重点区域完成5G车联网建设,推动延崇高速、京雄高速、新机场高速等高速路智能网联环境、监控测评环境建设,施划智能网联专用车道。

上海

《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2020年,保持并巩固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力争在局部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努力建成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CT)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数字经济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促进高精尖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方案(2025年)》。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服务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服务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云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务院等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液冷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液冷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为促进液冷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等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鼓励建设一批高性能云计算平台、区块链、数据中心、5G行业虚拟专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医药企业“智改数转网联”。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算力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算力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算力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商务部等发布《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按照国家总体布局要求,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第5代移动通信(5G)等网络的建设。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模型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模型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大模型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大模型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宽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宽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量子信息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隐私计算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城市空间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暨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7年)》、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