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卫健委和公安部关于发布《全国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公安厅(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秘函〔2019〕30号)要求,深入推进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全国一体化平台)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应用,经商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各地要按照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应用部署要求,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通过推动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在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实现出生医学证明在线核验、出生医学信息共享复用,方便群众办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2021年底前实现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在全国一体化平台全面深度应用。
        
        二、重点任务
        
        各地要按照全国一体化平台相关标准规范和工作要求,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应用推广工作。
        
        (一)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支撑能力,加强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出生医学信息联通共享。按照“谁主管、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完善系统功能,实现各助产机构信息系统与妇幼健康信息系统信息联通,共享互通。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开展身份认证和数据共享服务,强化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通过妇幼健康信息系统接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签发出生医学证明时,可应用一体化平台实人认证(人脸识别)功能,“刷脸”比对新生儿父母身份证件,也可使用身份证阅读器对居民身份信息进行人脸比对,加强识别核验,确保“人”“证”一致,防范拐卖儿童和非法领养儿童的不法分子冒领出生医学证明。强化出生医学信息管理,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安全。通过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系统与孕产妇住院分娩信息系统(模块)比对信息,核验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推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含APP、小程序)集约建设和数据共享互通,逐步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线上申领,实现刷脸申请、在线核验、机构审核、预约取证等。
        
        (二)按照全国一体化平台电子证照相关标准规范,完善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依托各级卫生健康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系统实现与全国一体化平台的对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策支持和必要支撑,推进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建设,确保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符合全国一体化平台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电子证照系统,实现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的互信互认。公安机关在对接全国一体化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接全国一体化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逐步实现对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文件的查询、校验和存档等功能,满足对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共享使用的业务需求,与卫生健康部门逐步实现出生医学证明跨地区、跨部门互信互认。公安机关在办理新生儿落户手续时,对纸质出生医学证明真实性有疑问的,可将查验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作为辅助验证手段。
        
        (四)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基础支撑能力,通过对接全国一体化平台共享出生医学证明有关数据信息,优化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出生一件事”跨地区、跨部门办理,逐步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卫生健康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依托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及时共享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新生儿落户后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和户籍地等相关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儿童健康和户政管理。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各地要加快做好与全国一体化平台电子证照系统的对接与应用工作。已建设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资源库的地区,要按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出生医学证明》(C0134-2019)标准规范进行调整。未建设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资源库的地区,要抓紧建设,实现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在全国范围内版式、样式和内容等元素的统一。
        
        (二)强化安全保障。各地要按照全国一体化平台安全保障要求,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信息的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安全保障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致性的防护体系,依法依规使用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等数据的保护。
        
        (三)加强宣传推广。各地要加强宣传推广和引导,帮助群众提高对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的认知度和使用率,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方便服务群众。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公安部办公厅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在线政务服务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评估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数字经济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促进高精尖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方案(2025年)》。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服务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云服务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云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务院等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加强智能算力互联互通和供需匹配,创新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液冷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液冷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为促进液冷数据中心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等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鼓励建设一批高性能云计算平台、区块链、数据中心、5G行业虚拟专网、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医药企业“智改数转网联”。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算力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算力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算力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商务部等发布《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按照国家总体布局要求,因地制宜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算力基础设施、第5代移动通信(5G)等网络的建设。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模型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模型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大模型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大模型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宽带行业相关政策: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宽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宽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相关政策:研发量子计量基标准核心器件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量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量子信息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相关政策:促进数据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隐私计算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隐私计算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城市空间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暨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7年)》、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