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中国起重机械安全监察法律法规

      导读:2015年中国起重机械安全监察法律法规。第十二条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安装、改造、维修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执法依据基本信息表 |
序号 |位阶类型 |名称 |发布机关(文号) |现行版本颁布(修订)日期 |现行版本实施日期 |
10 |部门规章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2号) |20061229 |20070601 |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监察工作,防止和减少起重机械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规定。
  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起重机械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工作。
第二章 起重机械制造
  第四条 制造单位应当依法取得起重机械制造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制造活动。
  起重机械制造许可实施分级管理,制造单位取得制造许可应当具备相应条件,具体要求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执行。
  第五条 起重机械制造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
  制造单位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提出书面换证申请;经审查后,许可部门应当在有效期满前做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起重机械制造许可证有效期届满而未换证的,不得继续从事起重机械制造活动。
  第六条 制造单位应当采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起重机械设计文件。
  第七条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应当进行型式试验的起重机械产品、部件或者试制起重机械新产品、新部件,必须进行整机或者部件的型式试验。
  第八条 起重机械制造过程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的范围、项目和要求,由制造所在地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检验。
  第九条 制造单位应当在被许可的场所内制造起重机械;但结构不可拆分且运输超限的,可以在使用现场制造,由制造现场所在地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进行监督检验。
  第十条 制造单位不得将主要受力结构件(主梁、主副吊臂、主支撑腿、标准节,下同)全部委托加工或者购买并用于起重机械制造。
  主要受力结构件需要部分委托加工或者购买的,制造单位应当委托取得相应起重机械类型和级别资质的制造单位加工或者购买其加工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并用于起重机械制造。
  第十一条 起重机械出厂时,应当附有设计文件(包括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械传动图和电气、液压系统原理图)、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有关型式试验合格证明等文件。
第三章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
  第十二条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安装、改造、维修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活动。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实施分级管理,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取得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应当具备相应条件,具体要求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执行。
  从事起重机械改造活动,应当具有相应类型和级别的起重机械制造能力。
  第十三条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
  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提出书面换证申请;经审查后,许可部门应当在有效期满前做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有效期届满而未换证的,不得继续从事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活动。
  第十四条 从事安装、改造、维修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告知,告知后方可施工。
  对流动作业并需要重新安装的起重机械,异地安装时,应当按照规定向施工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安装告知后方可施工。
  施工前告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告知内容包括:单位名称、许可证书号及联系方式,使用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施工项目、拟施工的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证书号、型式试验证书号、施工地点、施工方案、施工日期,持证作业人员名单等。
  第十五条 从事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向施工所在地的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监督检验。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到施工现场实施监督检验,监督检验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执行。
  第十六条 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在施工验收后30日内,将安装、改造、维修的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第四章 起重机械使用
  第十七条 起重机械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到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流动作业的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到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第十八条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发生变更的,原使用单位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注销;新使用单位应当按规定到所在地的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第十九条 起重机械报废的,使用单位应当到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注销。
  第二十条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使用具有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制造并经监督检验合格的起重机械;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三)设置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从事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工作;
  (四)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保证其掌握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五)对起重机械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蠀置、运行机构、控制系统等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出记录;
  (六)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索具、吊具,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保证索具、吊具安全使用;
  (七)制定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需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且定期演练。
  第二十一条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监督检验证明、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使用和维护说明;
  (二)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
  (三)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四)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五)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六)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七)使用登记证明。
  第二十二条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最长不超过2年,不同类别的起重机械检验周期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使用单位应当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1个月前,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流动作业的起重机械异地使用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检验周期等要求向使用所在地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使用单位应当将检验结果报登记部门。
  第二十三条 旧起重机械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使用单位方可投入使用:
  (一)具有原使用单位的使用登记注销证明;
  (二)具有新使用单位的使用登记证明;
  (三)具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
  (四)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合格。
  第二十四条 起重机械承租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十条第(五)项规定,在承租使用期间对起重机械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记录,对承租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负责。
  禁止承租使用下列起重机械:
  (一)没有在登记部门进行使用登记的;
  (二)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
  (三)监督检验或者定期检验不合格的。
  第二十五条 起重机械的拆卸应当由具有相应安装许可资质的单位实施。
  起重机械拆卸施工前,应当制定周密的拆卸作业指导书,按照拆卸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起重机械拆卸过程的安全。
  第二十六条 起重机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采取解体等销毁措施:
  (一)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的;
  (二)达到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或者报废条件的。
  第二十七条 起重机械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停止使用,对其全面检查,消除故障和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条 发生起重机械事故,使用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向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本规定等有关要求,对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实施安全监察。
  第三十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安全监察人员等行政执法人员从事安全监察活动,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依法执法。
  第三十一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安全监察工作中,需要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和配合处理起重机械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或者通知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第三十二条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制造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九条规定,未在被许可的场所内制造起重机械的,责令改正,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发生变更,原使用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规定,未在变更后30日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注销的,责令改正,处以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使用不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项规定要求的起重机械的,责令改正,处以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以2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规定其他要求,构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的违法行为的,按照其规定实施处罚。
  第四十一条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人员等行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所称起重机械,是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八条所规定的起重机械,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
  起重机械的具体类别(类型)、品种(型式)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目录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改造,是指改变原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材料、主要配置、控制系统,致使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改变的活动。
  维修,是指拆卸或更换原有主要零部件、调整控制系统、更换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但不改变起重机械的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修理活动。
  重大维修,是指拆卸或者更换原有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配置、控制系统,但不改变起重机械的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维修活动。
  第四十四条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检验检测机构及检验检测人员的监督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强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研发【附我国及各省份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加强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研发【附我国及各省份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促进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围绕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研究开发适老化智能家居、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等智能产品。

2025年04月18日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制造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制造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与传统制造的深度融合,通过实时数据交互和智能决策优化生产流程。其本质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既依赖人类专家的知识,又通过智能机器扩展其脑力劳动能力。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拖拉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拖拉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拖拉机(tractor)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

2025年04月10日
优化热泵设计和生产制造【附我国及各省份热泵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优化热泵设计和生产制造【附我国及各省份热泵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热磊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12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污水系统治理的实施方案》提出以水源热泵、光伏发电等为重点,推进污水处理厂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标杆污水处理厂建设,鼓励更新老旧低效设备并同步完善配套管网。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仪器仪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我国及部分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仪器仪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环保装备重点领域急需的在线、现场监测仪器等计量技术规范的研制。

2025年04月03日
加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附我国及各省份农业机械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加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附我国及各省份农业机械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集成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集成化改造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家电、家具、皮革、造纸、日用化学品等行业数字化基础好的企业,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的集成化改造,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G工厂。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起重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应用标准化工程机械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起重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应用标准化工程机械

为推动汽车起重机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装备和新能源运载工具、工程机械。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