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行业法规、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压缩机电机行业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下属的中小型电机分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中小型电机分会的主要作用是对协会成员提供信息咨询、技术交流、产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服务。
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压缩机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发布、提出中长期产业发展导向和指导性意见、建设项目的备案管理。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制冷压缩机电机研发属于鼓励类的第十九类轻工第22项“高效节能家电开发与生产”,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质量、安全等标准制定及产品质量认证、监督。
2、主要行业政策
(1)“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
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把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将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其中,发展环保、智能型家电产品成为消费品工业改造提升的首要任务,在规划落实期间,力争突破变频、空调制冷剂替代、新材料和材料替代等应用技术,并开发高效环保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直流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目标在2015年,主要家电产品能效水平平均提高10%,自有品牌家电出口比例达到30%。
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表明我国政府已经明确将二氧化碳减排作为一项约束性指标。并且,根据《京都议定书》,我国政府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将实现在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基础上减排40-45%的目标。
为了引导和促进家电工业的发展,实现家电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家电协会制定了《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通过10年的努力,实现由家电大国成为家电强国的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国家电及零部件工业的主要任务将是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突破,以提高管理水平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调整,产业合理布局,全面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自主研发出先进的压缩机技术将做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家电零部件行业主要任务之一,重点领域包括变频驱动技术、直流无刷电机、涡旋压缩机、新工质压缩机、高效直流电机、高效环保节材型电冰箱压缩机和整机变频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等方面。该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期末,定频空调压缩机的COP值平均提高到3.20以上,电冰箱压缩机的COP值平均提高到1.80以上。与此同时,该规划建议鼓励家电核心零部件开展新材料和材料替代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家用电器小功率电机专用电工钢、铝代铜技术等,并推广材料减量化设计,采用易拆解设计和环境兼容性好的可再生利用材料。
(2)节能环保政策
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基本国策。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建设将向低碳、节约型社会转型。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等一系列政策,从行为规范、技术引导、财政支持等多方面对家电及其零部件工业节能升级加以鼓励。
电机行业作为我国节能重点行业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和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3)能效标识制度及能效标准的提升
200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2005年3月1日正式开展能效标识加贴。
能效标识制度通过强制、统一的标准对家电产品实施能源效率分级,使得消费者能够方便容易的了解产品的节能特性。能效标识制度主要实行于与消费直接相关的家电产品上,针对中间环节并没有以标识制度进行约束,但由于制冷行业产业链联系紧密,能效标识制度的出台引导了节能冰箱、空调的市场消费。
2013年6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包括变频空调等家电产品的新能效标准,并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标准规定未能达到新能效标准的产品将不能上市销售,使得我国家电产品的整体能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推动了家电行业不断提高节能技术水平,带动上游高效节能压缩机及电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4)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2013年8月16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国家将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计划高效电动机500万千瓦,推动超高效节能产品市场消费,同时提高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产品补贴标准,对能效“领跑者”产品推广给予更高标准的补贴。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推广直接促进了市场对节能环保型电器产品的消费,进而扩大了市场对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加速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这刺激了冰箱、空调器电机生产厂商的产品升级动力,以迎接市场对高效节能产品的需求增长。
(5)中国家电产业技术路线图(2011版)
2011年11月3日,在2011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家电产业技术路线图(2011版)》。该技术路线图针对家电产业整体以及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三个重点产业,就未来10年社会和市场需求、产业目标及方向、技术瓶颈以及研发需求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规划,强调通过能源效率、低碳环保和消费升级三个方面带动我国家电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6)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
2013年3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开展2013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9,将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列作工作重点之一。2013年6月,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提高电机能效,促进电机产业升级,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组织编制了《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
各地区将组织工业企业对照电机能效提升计划淘汰路线图,指导重点企业制定2013-2015年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及淘汰落后方案,支持企业优先选用高效电机替换低效电机,对电机与拖动设备进行匹配性改造。
根据该计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我国将实现电机产品升级换代,50%的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产品、40%的高压电动机产品达到高效电机能效标准规范;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6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万千瓦。预计2015年实现节电8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能26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00万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