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快递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基础。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服务保障。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对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快递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和邮政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在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推动下,快递业服务制造业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了若干有效模式。但快递业服务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规模效益不明显、融合发展不深入、服务能力不适应和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大决策部署,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推动快递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健全产品体系,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发展供应链;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聚焦制造主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深化产业合作,完善工作机制,构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做优做大供应链服务,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快递业服务制造业范围持续拓展,深度融入汽车、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领域,形成覆盖相关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培育出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国际供应链、海外协同等融合发展的成熟模式,培育出100个深度融合典型项目和20个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快递业服务相关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相关制造业供应链组织效率、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互利共赢、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二、重点任务

        (一) 深化产业合作。鼓励制造企业专注于设计、研发和生产等核心环节,优化业务流程,整合外包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快递物流需求,引导有实力的快递企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下同)有效承接并提供集约化、专业化的服务。支持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引导快递企业主动与制造企业对接,共同设计制造企业供应链流程,打造个性化、定制化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支持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整合资源,成立合资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发展面向同一制造业领域的供应链服务。鼓励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加强资源共享,盘活闲置的土地厂房、仓储物流设施和运输能力。

        (二) 协同产业布局。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做好快递业与制造业规划布局衔接,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推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快递企业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建设集约共享、智能高效的快递物流基础设施,提供专业化快递物流服务。鼓励各地在规划建设制造业产业园区时,引入快递企业设计建设仓储物流设施,打造供应链物流信息平台。支持快递企业建设辐射国内外的航空快递货运枢纽,吸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打造临空经济区。

        (三) 提升服务能力。鼓励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培育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能力,加快向综合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引导快递企业与相关制造业领域物流服务商开展合资合作,打造分领域、专业化的综合供应链服务能力。鼓励快递企业深入了解制造企业物流运行特点,承接更多的快递物流外包服务,提升生产效率和合作粘性。支持快递企业联合制造企业研发供应链一体化运营系统,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仓储和作业处理设施,推进装备设施自动化、智能化建设。鼓励快递企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物流路径,为制造企业提供客户画像和大数据分析等服务。

        (四) 丰富服务产品。支持快递企业适应制造企业需求,提供入厂物流、线边物流、逆向物流和仓配一体化、订单配送等快递物流服务,发展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引导快递企业参与制造企业供应链协同平台建设,形成内嵌式、标准化的协同作业模式和流程,加快实现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供应链服务产品。支持快递企业依托广覆盖的网络优势承载产品逆向物流,承接制造企业配件库存管理、维修中心和呼叫中心等售后服务环节。

        (五) 打造智慧物流。加快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与制造业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提升基础设施、装备和作业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支持制造企业联合快递企业研发智能立体仓库、智能物流机器人、自动化分拣设备、自动化包装设备、无人驾驶车辆和冷链快递等技术装备,加快推进制造业物流技术装备智慧化。鼓励通信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加快5G技术在快递业的推广应用,丰富5G物流应用场景,推动物流全环节信息互联互通。支持快递企业加速推广应用物联传感追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智能信息系统,促进物流全链条可视化、透明化和可追溯。

        (六) 发展绿色物流。支持制造企业、快递企业逐步淘汰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生产、使用经绿色认证的邮件快件包装产品。鼓励制造企业加强低成本、无污染、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研发,形成一批绿色包装材料产业园。引导快递企业实施绿色采购,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包装或再生包装。鼓励快递企业联合制造企业,共同设计应用零部件容器、产成品包装,优化包装结构,节约包装物料。支持快递企业、制造企业加快推广应用标准化托盘,积极参与绿色包装标准体系和社会包装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鼓励快递企业加快推广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淘汰更新老旧车辆,提高新能源车辆使用比例。

        (七) 实施海外协同。支持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加强国际发展战略对接,强化境外资源共享,伴随出海、协同发展。引导快递企业结合制造业国际发展需求,完善国际快递航空运输网络,强化国际寄递物流保障,支持制造业国际化生产、销售和服务。鼓励快递企业联合有实力的制造企业通过多种合作方式,整合利用海外国际货代、清关通关和投递网络等资源,提升制造企业全链条供应链服务能力。引导快递企业依托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等建设分拨中心、集散节点,提升国际物流中转能力。鼓励制造企业在海外布局时,联合快递企业设计国际供应链物流网络,共享境外仓储网络和通关资源。

        (八) 推动重点突破。在医药行业,加快区块链、射频识别(RFID)、冷链空调、冷藏车辆、温湿度传感器等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鼓励快递企业依法取得医药仓储和医药流通资质,加速构建覆盖全国的全流程、可追溯、高时效的冷链医药物流网络。在汽车行业,支持快递企业通过管理库存、循环取货、共享仓配中心等方式增强专业入厂物流全环节服务能力,逐步扩展预组装服务范围,探索上下游延伸服务。在消费品行业,鼓励快递企业在电商销售和产品制造集聚区,建设集约化仓储分拨处理设施,提供高效的仓配一体化服务,通过消费数据为制造企业产品设计和销售提供支撑。

        三、政策措施

        (一) 完善工作机制。国家邮政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工作沟通,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加强对地方指导,协同推进工作。各地邮政管理部门与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出台具体任务措施和工作方案,跟踪了解动态,加强对企业指导服务,并于每年1月底前报上一年度工作进展情况。

        (二) 强化政策支持。支持将快递企业服务制造业项目,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有关专项资金扶持范围。支持各地利用现有资金渠道设立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专项。研究制定符合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特点的统计指标,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支持制造企业联合快递企业,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以及国家科技奖励。

        (三) 加强示范推广。鼓励各地在制造业集聚区,分领域建设一批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在全国遴选一批方向领先、成效显著的融合发展典型项目;总结推广在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中国邮政快递报、人民邮电报等行业媒体要注重挖掘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案例,联合中央媒体单位加强宣传报道。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遴选案例汇编成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 强化交流对接。鼓励快递协会成立专门机构,吸引制造企业加入,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快递协会与制造业相关协会,分领域举办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论坛,分享典型经验做法,促进项目对接和业务合作。鼓励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研究机构成立专业联盟,开展快递物流装备制造、供应链物流等领域专业研究,加强经验交流,共享科研成果,协助推进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相关标准制定,编制深度融合发展情况白皮书。

        (五) 完善标准体系。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制定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相关行业和地方标准。鼓励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结合实际项目经验,研究制定服务流程、项目管理、专业器具、产品规格、信息对接等方面的企业标准。支持行业协会和有关联盟,积极推广优秀企业标准,研究制定相关团体标准。

        (六) 加强人才培养。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设置供应链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联合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加强供应链物流理论和实务研究,培养快递供应链方向的专业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快递供应链人才综合培养和实训基地。加强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快递企业和制造企业联合开展供应链人才培训,培养既熟悉制造业流程,又掌握快递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支持将从事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工作业绩突出的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员,优先纳入邮政和工信行业科技英才、技术能手推进等相关计划。鼓励快递企业、制造企业引进优秀的国际化供应链人才。

国家邮政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快递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强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研发【附我国及各省份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加强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研发【附我国及各省份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促进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围绕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研究开发适老化智能家居、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等智能产品。

2025年04月18日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制造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制造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与传统制造的深度融合,通过实时数据交互和智能决策优化生产流程。其本质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既依赖人类专家的知识,又通过智能机器扩展其脑力劳动能力。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拖拉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拖拉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拖拉机(tractor)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

2025年04月10日
优化热泵设计和生产制造【附我国及各省份热泵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优化热泵设计和生产制造【附我国及各省份热泵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热磊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12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污水系统治理的实施方案》提出以水源热泵、光伏发电等为重点,推进污水处理厂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标杆污水处理厂建设,鼓励更新老旧低效设备并同步完善配套管网。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仪器仪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我国及部分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仪器仪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环保装备重点领域急需的在线、现场监测仪器等计量技术规范的研制。

2025年04月03日
加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附我国及各省份农业机械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加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附我国及各省份农业机械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集成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集成化改造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家电、家具、皮革、造纸、日用化学品等行业数字化基础好的企业,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的集成化改造,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G工厂。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起重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应用标准化工程机械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起重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应用标准化工程机械

为推动汽车起重机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装备和新能源运载工具、工程机械。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