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电子雷管核心控制组件及其起爆控制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一、行业主管部门

       电子雷管核心控制组件及其起爆控制系统行业的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信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半导体行业协会及中国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协会。

       1、工业和信息化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子雷管核心控制组件及其起爆控制系统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调研与市场商机研究》显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制定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等。

       根据 2006 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我国民爆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的安全监督管理。2008 年 3 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划入工信部,下设安全生产司负责民爆器材的行业及生产、流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即民爆器材生产、销售自 2008 年 3 月起改由工信部主管。

       2、公安部

       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安机关负责民用爆炸物品公共安全管理和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运输、爆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监控民用爆炸物品流向,发行人所在民爆行业管理主要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负责。

       3、应急管理部

       应急管理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立于 2018 年。主要职责有组织编制国家应急总体预案和规划,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推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

       4、半导体行业协会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是行业的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负责贯彻落实集成电路等与半导体有关行业的政策、法规,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提出行业发展的经济、技术和装备政策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制(修)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推荐标准;推动标准的贯彻执行;在行业内开展评比、评选、表彰等活动;组织行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为全国总会,各地的半导体行业协会为分会。

       5、中国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协会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于 1994 年 5 月在北京成立。其主要职责有:参与民爆器材行业发展政策研究、管理法规、制度等起草和论证工作,以及民爆行业发展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承担民爆器材及装备的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成果推广、产品展示工作;承担行业生产、流通的统计及分析上报工作等。

       二、行业法规与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得到了我国政府重点鼓励和支持。为促进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从产业定位、战略目标、税收等各方面实施鼓励,对民爆行业的规范性、安全性、可管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内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如下:

序号

时间

颁布部门

法规及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1

2015 年 3 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改委、工信部

《关于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税[2015]6 号)

规定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以及集成电路关键专用材料生产企业、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生产企业,根据不同条件可以享受有关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再次从税收政策上支持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

2

2015 年 4 月

工信部

《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实施办法》

从事《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所列产品销售活动的企业,必须依照本办法申请取得《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凭《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可以销售本企业生产的民用爆炸物品。

3

2015 年 5 月

工信部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取得《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基本建设完成后,应当依照本办法申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企业未获得《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民用爆炸物品生产活动。

4

2015 年 5 月

工信部

《关于调整部分民爆专用生产设备管理类别的通知》

为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经研究,拟对部分民爆专用生产设备管理类别进行相应的调整。

5

2015 年 5 月

国务院

《中国制造 2025》

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发展作为重点突破口,排名重点产业榜 首,以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实施带动集成电路产业的跨越发展, 以集成电路产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推 动中国制造 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并提出 2020 年国内芯片自给率要达到 40%2025 年则要达到 70%的发展目标。

6

2016 年 3 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

7

2016 年 5 月

发改委

《关于印发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通知》(发改高技[2016]1056 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重点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范围。

8

2016 年 7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制定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以体系化思维弥补单点弱势,打造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带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薄弱环节实现根本性突破。

9

2016 年12 月

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信息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集成电路实现 28 纳米(nm)工艺规模量产,设计水平迈向 16/14nm

10

2017 年 1 月

发改委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将集成电路设计及服务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

11

2017 年 1 月

工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民爆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行业安全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构建民爆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2

2018 年 3 月

国务院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 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 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 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13

2018 年11 月

工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强化安全管理; 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 动重组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实 施创新引领,推动技术进步;健全 质量体系,强化质量管理;扩大对 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完善 配套措施,积极稳妥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4

2018 年11 月

工信部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据本办法取得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的审批和监督管理。

15

2018 年12 月

工信部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及目标(2018 年版)》

鼓励开展工业炸药智能化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工业炸药生产线向无人化车间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建立智能网络监管平台,实现生产、销售(包括仓储)的信息化、可视化监管。

16

2019 年 5 月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

《关于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在 2018 12 31 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 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17

2020 年 1 月

商务部等部门

《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提出将企业开展云计算、基础软件、集成电路设计、区块链等信息技术 研发和应用纳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范围。

18

2020 年 4 月

工信部

《民爆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2022 年底);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企业风险防控机制;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9

2020 年 7 月

国务院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 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 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制定出台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政策措施。

20

2020 年12 月

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 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 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 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 照 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 计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接续年度减按 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加强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研发【附我国及各省份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加强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研发【附我国及各省份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促进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围绕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研究开发适老化智能家居、生活服务类机器人等智能产品。

2025年04月18日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制造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制造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与传统制造的深度融合,通过实时数据交互和智能决策优化生产流程。其本质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既依赖人类专家的知识,又通过智能机器扩展其脑力劳动能力。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拖拉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拖拉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

拖拉机(tractor)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

2025年04月10日
优化热泵设计和生产制造【附我国及各省份热泵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优化热泵设计和生产制造【附我国及各省份热泵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热磊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12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污水系统治理的实施方案》提出以水源热泵、光伏发电等为重点,推进污水处理厂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标杆污水处理厂建设,鼓励更新老旧低效设备并同步完善配套管网。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仪器仪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我国及部分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仪器仪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环保装备重点领域急需的在线、现场监测仪器等计量技术规范的研制。

2025年04月03日
加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附我国及各省份农业机械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加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附我国及各省份农业机械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集成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集成化改造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家电、家具、皮革、造纸、日用化学品等行业数字化基础好的企业,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的集成化改造,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G工厂。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起重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应用标准化工程机械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起重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应用标准化工程机械

为推动汽车起重机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装备和新能源运载工具、工程机械。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