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行业的监管体制采取政府职能部门产业宏观调控管理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政府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行业协会主要有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等,其具体职能如下:
国家发改委通过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式,对本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工信部及科技部通过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等方式,对本行业进行宏观指导。
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CMVU)成立于 2011 年,隶属于中国图像图形协会(CSIG),是由全国从事机器视觉部件和系统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代理商以及机器视觉及图像相关技术的咨询机构和使用机器视觉产品的各行各业的终端用户自愿结成的全国性企业联盟型组织,致力于提供行业信息、参与标准的制定、并推动国内外的广泛合作。
中国自动化学会(CAA)成立于 1961 年,由全国从事自动化及相关技术的科研、教学、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个人和单位共同发起设立,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专业领域包括:自动化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自动化设备与新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技术,自动化技术与新产品在各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CEPEA)成立于 1987 年,由在中国从事电子专用设备科研生产经营的企业公司、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自愿结成的行业内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旨在协助政府部门完善电子专用设备工业管理,促进企事业的横向联系,增强其活力,为加速发展中国电子工业,维护本行业和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提供服务。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应用机器视觉技术的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国务院及各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的行业法规和产业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良好的环境。具体如下: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发布单位 |
政策内容 |
2021 年 4 月 |
《“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
工信部 |
规划指出,推进智能制造,关键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统。作为一项持续演进、迭代提升的系统工程, 智能制造需要长期坚持,分步实施。到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 203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
2021 年 3 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
国务院 |
纲要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
2020 年 1 月 |
《产业结构调整 指 导 目 录(2019 年本)》 |
发改委 |
目录指出,本次修订旨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目录列举了机械、轻工等 47 个鼓励类行业,鼓励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及园区改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服务、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发展。 |
2019 年10 月 |
《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 动 计 划( 2019-2022 年)》 |
工信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商务部、国税局、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中国工程院、银保监会、证监会、知识产权局 |
计划指出,争取用 4 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制造业短板领域设计问题有效改善, 工业设计基础研究体系逐步完备,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汽车、电力装备、石化装备、重型机械等行业,以及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原创设计突破。补齐装备制造设计短板,聚焦装备制造业开放设计平台建设、特种用途或特殊环境装备设计、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设计等重点,拟订并发布制造业短板领域设计问题清单,探索利用“揭榜挂帅”机制,引导相关地区和机构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设计成果创新示范应用。 |
2018 年 8 月 |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 年版)》 |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
指南指出,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加快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深化智能制造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对制造业的整体支撑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2018 年 4 月 |
《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 |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司法部、财政部、国资委、国家市 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权 |
意见指出,到 2020 年,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体系、首台套检测评定体系、示范应用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全面形成,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到 2025 年, 重大技术装备综合实力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满足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
2017 年 5 月 |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科技部 |
提出按照―争高端、促转型、强基础‖的总体目标,强化制造核心基础件和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技术,在增材制造、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新型电子制造装备等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产品,形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以推进智能制造为方向,强化制造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
2016 年12 月 |
《智能制造发展 规 划 ( 2016-2020年)》 |
工信部、财政部 |
规划指出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集成开发一批重大成套设备,推进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开展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试点应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机制,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 |
2016 年12 月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 业 发 展 规划》 |
国务院 |
规划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展集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的信息物理系统(CPS) 顶层设计,探索构建贯穿生产制造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供重点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建设测试验证平台,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
2016 年 8 月 |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质检总局 |
指出到 2020 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到 2025 年,系统配套、服务产业跨界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标准体系基本健全,企业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质量主体责任意识显著提高,标准和质量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打造一批―中国制造金字招牌。 |
2016 年 8 月 |
《关于印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5 大工程实施 指 南 的 通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 |
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提出,―十三五‖期间,关键技术装备实现突破。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性能稳定性和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具备较强竞争力,关键技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 50%。 |
2012 年 5 月 |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工信部 |
提出以推进高端装备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针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方面,提出大力推进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以及数字化车间等一批典型智能制造设备、智能测控装备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在机械加工、石油化工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 |
2010 年10 月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国务院 |
文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明确了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中,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
2009 年 5 月 |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国务院 |
明确了装备制造业是给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强调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自动化生产设备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提出加快装备制造业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商机研究》
《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调研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