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交互式智能显示产品、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和与配套产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交互式智能显示产品、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和与配套产品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码 C39)”。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投资战略研究》显示。行业主要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行业宏观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行业管理职责为:统筹推进工业领域信息化发展;研究拟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战略;统筹指导工业领域信息安全;提出并组织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规划;组织推进软件技术、产品和系统研发与产业化;推动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等职责。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交互式智能显示产品、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和配套产品属于电子信息行业,相关的行业政策和产业政策如下:

序号

政策名称

时间

发布单位

主要内容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10

中央政治局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

《关于开展 2020 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2020.07

工信部

重点方向包括:智慧城市安全。面向智慧政务、智能生活、智能医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智慧环保等典型应用场景网络安全需求,在新型智慧城市设施、建设、运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3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

2018.07

工信部发改委

加快新型显示产品发展。推动面板企业与终端企业拓展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应用。

4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

2017.07

国务院

突破图形处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交互、知识处理、控制决策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培育壮大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软硬件产业。智能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

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

2016.12

工信部

以服务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快大数据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开展医疗、养老、教育、扶贫等领域民生服务类应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研发及示范应用,推动基于软件平台的民生服务应用创新。

6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发改委令2017 年第1 号)

2017.01

发改委

将物联网设备、信息终端设备、新兴软件及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大数据服务、其他高端整机产品、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人工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及相关硬件、人工智能系统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目录。

7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 号)

2016.12

国务院

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促进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交通、旅游等服务智慧化;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公开共享和应用拓展。发展面向金融、交通、医疗等行业应用的专业终端、设备和融合创新系统;加快人工智能支撑体系建设。…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软硬件开发。

8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发〔201673

2016.12

国务院

2020 年,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9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工信部联电子〔2016302 号)

2016.09

工信部、发改委

支持智能硬件企业面向教育需求,在远程教育、智能教室、虚拟课堂、在线学习等领域应用智能硬件技术,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结合智能硬件产品形态发展,建设相匹配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

10

《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2019.08

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

加快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网络化改造和技术升级,建设内容+平台+终端的新型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体系,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促进新闻信息、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让个性化定制、精准化生产、智能化推送服务于正面宣传。加快高质量广播电视内容供给,推动超高清内容制作、交易、版权保护全链条体系建设。研究云平台技术,开发分布式云架构,支持融媒体中心建设,创新新闻宣传新业务,打造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新业态。

 

11

《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7.0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推动文化领域行业组织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能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方面的行业组织,要积极发展社会服务机构会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行业组织,要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新形势,向新媒体领域拓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为促进农业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机床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机床等传统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机床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机床等传统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

机床是对金属或其他材料工件进行加工,使之获得所需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的设备,又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作为机械工业的核心设备,其加工能力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运输机械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构建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产业链

我国及部分省市运输机械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构建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产业链

为了进一步推动运输机械行业的发展/为了扩大运输机械行业的应用等/为促进运输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推动制造业可靠性水平提升。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消防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开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所需认证制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消防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开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所需认证制度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消防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消防机器人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发布的《广东省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广西发布的《关于强化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环保装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

我国及部分省市环保装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环保装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环保装备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梯行业相关政策: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梯行业相关政策: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为了进一步推动电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楼栋内人行走道、排风烟道、通风井道等,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

2025年09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