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传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资源税改呼之欲出煤炭业面临震荡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一场预期的“地震”已经在预料之中。而它的源头,就是由煤炭资源税改革而触发的。

本报记者获悉,一份酝酿提高煤炭资源税的文件日前已由财政部上报国务院,该方案计划将资源税的征收方式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此外,征收标准有可能按照销售收入10%计征,这一标准较市场早前预期的3%~5%高出许多。

利润与赋税的失衡

中国素有“煤国”的美称。在2002年之前,全国煤炭价格低迷时期,每吨煤价格只有50元,然而此时期以后,全国煤炭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现在涨到了600元/吨的平均价,中国的千万富翁就以每天一个的速度产生。

“变化太大了。”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专家李朝林感叹,“一方面,对煤炭资源的渴求度大增;另一方面,煤炭价格和原油一样持续走高。”

但唯一没有变化的是煤炭资源税仍维持在1%的税额标准。他解释说,由于目前对煤炭行业征收的资源税实行的是“从量计征”,每吨税额为3.2元到4元,换算成从价征收方式,税负不足1%。

对于1%资源税微乎甚微的作用,山西同煤集团一位负责人承认:“资源税的上涨幅度与煤价的上涨速度失衡,在每吨几百元的利润中,企业不会在乎几块钱的资源税,盲目开采十分普遍,大型煤矿回采率不到50%。”

“通过完善资源税费体系来界定合理的煤炭行业成本,煤矿缴了税,就不会这样浪费资源。”李朝林说。

至于10%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他透露,主要依据煤炭资源储存状况、开采条件来制定,从价征收则可能是根据各地情况制定不同价格和征收标准。

但对于资源税出台的具体时间,业内看法不一。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该政策在短期内出台的可能性不大。但上述同煤集团负责人坚信,在奥运会后出台是迟早的事情。

领衔“杀跌”的秘密

中国作为产煤大国,对煤炭资源税上调的预期,引发了煤炭企业的利益波动。

受该消息影响,近期市场上一直保持强势的煤炭股在7月9日早盘再次杀跌。截至10点07分,采掘指数下跌1.63%,位居行业指数跌幅榜首位。从盘面看,平煤天安、金牛能源、潞安环能、山西焦化、露天煤业等跌幅都超过3%。两大巨头中煤能源跌2.05%,中国神华跌1.74%。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杨志清对记者表示,如果按照之前业内预计的3%~5%的税率计算,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目前平均出厂价在600元左右,调3~5个点,每吨的成本增加20~30元,这是业内能够承受的。

如果以销售收入10%的从价方式计提,据杨志清的测算,相比以前增加了9%的成本,按照之前的标准,每吨销售收入计提1%,如果这个方案正式落定的话,每吨就要缴税60元。

听到这个消息,郑州煤矿工业集团超化矿矿长胡德进心中不安起来。“按一个年产8万吨的小型煤矿计算,资源税征收适用额度执行新标准后,煤矿企业主每年新增48万元的税务,这可能就会导致减少煤炭的开采。”

在此之前,胡德进等一大批矿主已多次通过多种渠道呼吁降低增值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税率。“但现在煤炭资源税又要涨了,”胡德进无奈地说。

钢铁、电力首当其冲

然而,在外界看来,由于煤炭供应持续趋紧,煤炭行业仍然处于高度景气周期,即便资源税单出台,企业也有能力向下游转嫁成本的增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08年煤炭市场价格将继续在高位运行,而除此因素外,受小煤窑关闭、煤炭限产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节节攀升,下半年煤炭资源税的调整,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2008年煤炭价格上扬。

“在从上游向下游转嫁的过程中,钢铁和电力两大行业受其影响最大。”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认为。 #p#分页标题#e#

韩晓平分析,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焦炭作为其上游主要原材料,对钢价影响很大,据统计,焦炭在钢铁初级冶炼过程中所占原材料的比例约达20%~30%。

在这种情况下,钢企业对煤炭涨价也表示非常无奈,他们称只能依靠钢材价格的上涨来转移成本压力。

此外,电力行业也是煤价上涨的最大受害者。“但是煤炭成本的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煤电三次联动,电力企业的成本压力或将大大缓解。”韩晓平认为。

但是李朝林认为,煤炭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成本压力,仅限于大型煤炭企业,中小企业资金力量薄弱,提价的空间较为有限,将很难转嫁其成本。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为促进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禁止使用已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近些年来,为促进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提出面向新能源发电并网、高质量配电网、新型调节性电源等需求,推动5G应用场景创新,培育一批5G电厂,加快电力5G轻量化终端规模上量。

2025年03月24日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储能系统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鼓励高效率结构创新,发展紧凑可靠的低阻抗高效连接技术,推动智能组串、高压直流等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为推动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重点制修订有色金属、稀土及黄金领域绿色高效开采、再生原料、工业固废或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等标准。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为加强海洋油气的开发,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多领域融合试点。引导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融合发展,支持海洋能为海洋观测监测装备及平台、海洋工程等提供绿色能源保障。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为推动智慧燃气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热力和燃气的替代要求。

2025年03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

为加强动力电池回收能力,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新兴固体废物(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及报废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综合利用,拓展二次利用市场化场景,支持区域回收利用基地建设。

2025年03月06日
研究海洋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宜【附我国及各省份海洋能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研究海洋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宜【附我国及各省份海洋能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