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支持标准 太阳能热水器拓展加速

今年以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太阳能热水器的价格普遍上涨了10%。但是记者从多个厂家了解到,在政策、节能、消费者认可等多种利好条件的推动下,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销量不降反升,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认知度提高普及速度加快记者近日到南昌出差,所住饭店附近有很多销售家电的商铺,稍微注意了一下,就看到有三家在销售太阳能热水器。在一家不到20平米的小店里,一位姓余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她家原来用的是电热水器,可是“太费钱了,家里收入不高,平时都不怎么敢开。看到别人家装了太阳能,很好用,就想也装一个。”余女士还告诉记者,她的邻居们如今都感受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好处,很多人家已经装上了,还有一些家庭和她家一样正打算装。这家小店的老板说,现在销售不是大问题,问题是安装,由于好卖,有点儿装不过来。

不仅城镇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大幅提高,在农村,太阳能热水器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发展速度非常快。

前不久,记者请老家来京打工的十几个乡亲到家里坐坐,闲聊之余,几个乡亲看到记者家的电热水器,告诉记者,现在老家农村很多家庭也可以随时用到热水了,而且一点儿都不比记者家里的差,还不用花电费,因为是太阳能热水器。一个老乡说,现在村里已经装了十几台了,每台大约2000多元,还有很多家正准备装。去年初记者回老家时,看到村里也就只有一两家装了,怎么才一年多时间就发展这么快?乡亲们说,就是因为有人装了,其他人才看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好处,一年的时间就多了十几家。

另外,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如今在江苏、山东、湖北等地的农村,都出现了太阳能热水器旺销的局面。

政策支持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原油紧缺、油价持续高涨等因素影响,很多地区纷纷上调民用液化气的零售价格,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液化气“今起再涨”的字眼在媒体上不断出现。同时,电力供应形式一直以来就很严峻,“错峰用电”经常出现。能源紧缺凸显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优势,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支持政策。

514日,济南市建委下发通知,从今年8月起,全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含既有建筑改造)的民用建筑,要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通知要求低层、多层住宅必须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与施工;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采取试点形式逐步推进;没有纳入试点范围的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要设计适合本工程特点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暂不具备一体化应用条件的,设计与施工时应当进行必要的管路及固定件的预设、预埋,以确保后期的安装与使用。

据记者了解,此前已经有多个省市新建住宅被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北京市今年将有53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廉租房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江苏省也规定自今年1月1日起,新建的12层以下住宅必须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河北省则部署全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年利用率达到新建建筑竣工总量的30%以上;武汉市从今年4月1日起,12层以下新建楼房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鼓励超过12层的住宅建筑也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预计新建建筑每年可省电1.37亿度。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孟宪淦表示,我国每年新建建筑约有20亿平方米,建筑耗能达到社会总能耗的20%,建筑节能是实现国家节能降耗目标的重点领域。综观国内目前的政策环境,推进新建住宅节能、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大势所趋。他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设计和安装标准,不少设备安装存在隐患,而经过一体化设计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了功能与外观的完美统一,特别是在集合住宅这类多用户建筑中,效果更加明显。

孟宪淦指出,太阳能热水器在中国发展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了,但一直未能成大气候,目前仅占整个热水器市场11.2%的份额,远低于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所占份额。但是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其他同类产品无可比拟的节能环保优势,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消费者认知度的提高,市场潜力非常大,而且从现在的情况看,这种潜力正迅速地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p#分页标题#e#

应被列为家电下乡扶持对象对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发展前景,孟宪淦充满期望: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成为热水器行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部分地区的市场销量甚至超过了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能源紧张和能源使用环境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一批知名品牌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当然,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程度的提高,也是太阳能热水器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推出的家电下乡政策,催生了农村家电市场的火爆,给农村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同时也给相关的家电行业注入了活力。对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家电下乡政策的执行力度,拓宽扶持品种,应率先将太阳能热水器纳入扶持行列。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确实有很多农村消费者希望把太阳能热水器纳入财政补贴的范畴。国家正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太阳能是今后整个世界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符合环保节能的产业政策要求,它的应用和普及必将使广大农村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研究水平也比较成熟,出现了一大批质量过硬的名牌产品,广大农村消费者期待国家有关部门予以研究,拓宽或调整补贴范围,将太阳能热水器的购置纳入对农补贴项目之中。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飞轮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开展新型储能安全预警技术攻关

我国及部分省市飞轮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开展新型储能安全预警技术攻关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飞轮储能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飞轮储能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铁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面向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为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内河港口煤炭、焦炭、铁矿石等大宗货物集疏运清洁运输比例,新改扩建港区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推动企业提升动力电池维修经济性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推动企业提升动力电池维修经济性

为促进动力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面向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加氢站行业相关政策:系统推进氢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加氢站行业相关政策:系统推进氢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为了进一步推动加氢站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门等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燃气行业相关政策: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燃气行业相关政策: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型燃气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

为了进一步推动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等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鼓励高效率结构创新,发展紧凑可靠的低阻抗高效连接技术,推动智能组串、高压直流等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稳妥开展氢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稳妥开展氢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绿氢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2025年07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