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公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

       内容提示:《意见》指出,我国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主要任务是在“十二五”初期启动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

       以前是需求引导供应,现在是供应倒逼需求。我国在发展、利用天然气能源方面正在发生这样微妙的变化。


  近日,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公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我国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主要任务是在“十二五”初期启动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体系。


  专家指出,国家此举是为即将涌入国内的国外天然气寻找出路。如果不充分利用就用不完,这就是天然气供应倒逼市场的情形。国家指导意见要求多用国外资源,目的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另外,我国在天然气管道建设方面已经投资几千亿元,如果不能大规模利用天然气,投资成本回收将成问题。


  供应激增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10月18日,华电南宁华南城分布式能源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将建设3套60兆瓦级燃气-蒸汽循环机组,总投资约为8.5亿元。建成后向华南城、江南工业园及富士康等企业集中供冷、供热。


  这条管线计划2012年底之前与西气东输二线衔接,保证能够获得充足的气源。据相关人士介绍,南宁华南城分布式能源项目能够实施,关键一点在于能够衔接西二线,而西二线也需要这样一个天然气消费大户来消化气源。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院主任林伯强教授指出,随着我国中缅、中亚和海上LNG三大通道的开通,进入我国的天然气增加到600亿立方米以上;加上俄罗斯西线开通,天然气供应量可能会达到800亿立方米以上;再加上国内的1000亿以上的天然气产量,我国天然气供应会突然大幅度增加,而其他民用渠道的开拓是个渐进过程。


  天然气发电成本较高已经成了制约天然气发电的瓶颈,如何消化成本是关键问题。


  中石油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认为,虽然天然气价高,但其效率高,热电冷联动,对能源利用的非常充分,从各方面都有回报。再加上国家的补贴,能够承受较高的气价。


  林伯强指出,国家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对保证用电安全有一定意义。但目前中国分布式发展并不好,相对目前巨大的用电需求来说,贡献几乎为零。在今后一段时间,分布式能源仍只是能源的有限补充。

        乱局待解


  分布式能源全国各地几乎都在建设,有些地方盲目上马。林伯强认为,分布式电网发展应当因地制宜,不宜采取遍地开花的模式。


  《意见》同时指出,国家将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促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中央财政将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给予适当支持,各省、区、市和重点城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一定的投资奖励或贴息。符合一定条件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确定分布式能源气价时给予价格折让。


  专家提醒,项目选址必须具有推行天然气能源的条件,因为天然气发电成本相对高,非经济发达地区没有承受能力。


  《意见》为此特别强调,目前只是发展试点项目,在经济发达、能源品质要求高的地区(包括国家规划设立的生态经济区等)或天然气资源地鼓励采用热电冷联产技术,建立示范工程。


  《意见》还要求依托示范项目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装备自主化,加大示范项目自主化考核,引导推动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长远目标是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初步实现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


  2015年前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通过示范工程应用,当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解决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装备自主化率达到60%;当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基本解决中小型、微型燃气轮机等核心装备自主制造,装备自主化率达到90%。


  但具体能带来多大产值,《意见》并未出台细则。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分布式能源本身作用有限,但国外分布式装备企业已经大规模进入我国,我国相关装备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装备业发展机会有限。


  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并网也是一个问题。《意见》要求各地和电网企业应加强配电网建设,电网公司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纳入区域电网规划范畴,解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并网和上网问题。


  林伯强指出,现在分布式能源发电发展比较乱,因为不联网,受限制较少,各地独立发展,问题不容易暴露。如若扶持其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秩序是必然的要求。但天然气发电价格远超煤电,定价问题不解决,并网将非常困难。


  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四部委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电网配套规划、电价机制改革等方面给出了利好政策,但这仅是原则性、方向性的政策。《意见》不具有约束性,政策落地将是一个待解难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烟煤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煤炭集约高效开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烟煤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煤炭集约高效开发

为促进无烟煤清洁高效利用,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有条件地区生物天然气进入管网,因地制宜推进乡镇集中供热,优先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供暖,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

2024年11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建设绿氢炼化工程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建设绿氢炼化工程

为推动绿氢的生产和应用,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提出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耦合发展,打造低碳循环的煤炭高效转化产业链,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柴油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生物柴油等绿色燃料

我国及部分省市柴油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生物柴油等绿色燃料

为推动柴油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提出完善客运船舶重大改建政策,实施新能源船舶优先靠离泊等激励措施,保障电力、LNG、生物柴油、绿醇等能源供应能力。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能源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数据中心智慧能源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能源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数据中心智慧能源管理

为推动智慧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提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强与工业、交通、能源等企业协同,促进移动物联网在工业制造、交通物流、智能电网等领域融合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024年11月0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制定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标准规则

我国及部分省市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制定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标准规则

为促进锂电池技术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发布的《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抓紧制定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光伏拉晶产品等能耗限额标准和通信基站等能效标准,完善配套检测方法,推动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4年10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健全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健全完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标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管理,落实梯次利用企业主体责任,鼓励采用租赁、规模化利用等便于梯次产品回收的商业模式,促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规范发展。

2024年10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行业相关政策:提升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行业相关政策:提升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为加强稀土保障能力,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新材料领域,开展共伴生矿与尾矿集约化利用、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提升稀土、稀有金属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相关政策: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相关政策: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是以生物质及其加工转化成的固体、液体、气体为燃料的热力发电技术,其发电机可以根据燃料的不同、温度的高低、功率的大小分别采用煤气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燃气轮机和汽轮机等。

2024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