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碳交易试点将在年前全部运行

        导读:碳交易试点将在年前全部运行,为完成“十二五”期间确定的“单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中国尝试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明确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鼓励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先试碳排放权交易。

        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之后,湖北也加快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步伐。9月初,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总监施逊涛证实,注册资金1个亿的湖北碳交易所将于近期揭牌。

        自2011年国家发改委明确七地开展试点工作、鼓励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先试碳排放权交易以来,各地纷纷出台碳交易管理办法,多个省市的碳交易市场正在形成。然而,中国碳交易还处于前期摸索阶段,虽然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但现在看来仍然是空中楼阁。


        深圳:百个交易日成交金额700余万元

        “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为2267.8万吨、2273.6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烟粉尘排放量为1446.1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13个重点区域,是我国经济活动水平和污染排放高度集中的区域。

        为完成“十二五”期间确定的“单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中国尝试逐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明确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鼓励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先试碳排放权交易。上述七个试点地区均位于我国污染排放高度集中的区域。

        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交易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基于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体系,但这种交易体系不具有强制性,企业减排动力不足;国家发改委主导在7个省市进行碳排放交易市场试点属于第二种途径,也就是为这些地方的企业设定碳排放上限,要求企业据历史排放量和行业基准线确立自己的配额,如果企业的实际排放低于其配额,可以将多出的配额交易。

        今年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率先在全国上线运行。首吃螃蟹的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在运作首日完成8笔交易,成交21112吨配额。中国报告网深圳交易所独家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约100个交易日内累计交易量为113855吨,成交金额为7120238元。

        与全球最大的欧盟碳交易体系相比,这个数据显得微不足道。“在2012年,欧盟交易了90多亿吨的交易量,今年估计也会轻松的超过90亿吨,”美国洲际交易所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说。

        七地碳交易平台或将年底全部上线

        在上海,专注于碳交易的上海环境能源所,早在2011年就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增资扩股,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国首家股份制环境交易所。

        “我们主要做的就是将配额分配给企业,企业通过我们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到年末进行清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进行节能,可以把多余的配额卖出去,如果今年配额不够,就要进行购买。”

        宾晖表示,交易所建设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前期制度的设置、配额分配方案、核查标准的制定等,都是较为困难的工作。只有完成前期这些工作的设定,才能保证后面规范工作顺利进行……在交易所运行之后,还要担心交易量不足、交易不活跃的问题。目前,深圳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而这应该是碳交易都会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上海以后将会面临的挑战。”

        据黄杰夫介绍,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主要是发改委气候司主持,七个试点省市的发改委主导。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时间表,在今年年底以前,七地的碳交易平台要全部上线,最终形成全国碳排放市场体系。

        北京市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表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相比之下试点进度更快“总的来说,不会超过2013年年底,至少大部分试点城市都会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表示:“与美国、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等相比,中国虽然做了一些基础工作,但基础工作还很不扎实。”

        从目前看,要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还存在一定困难。“目前这七个地区的试点工作,上海不管深圳,深圳的不管广东。”黄杰夫说。

        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是上述七地可以交易,而其他地方无法进行,统一的全国市场将无法运作。未来除了将交易市场推向全国外,也需要把握金融市场本身的规律,从最开始就做顶层设计,如果七个地方是七个不同的标准,对于参与企业无所适从。

        黄杰夫认为,要形成统一市场的最大的挑战来自流动性。“既然要做ETSEmissionsTradingScheme的简称,意为排放权交易体系,就必须要有金融市场的概念,必须具备流动性,这跟碳税有本质区别。目前各地试点地区,其流动性来自何方,怎么组织流动性,由哪个政府监管部门来组织流动性,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形成一个流动性充足的真正体系。”黄杰夫对未来表示担心。

        宾晖指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是趋势。但如何建设主要看国家的部署,需要有统一的分配制度、核查制度、统一的交易平台等。”专家表示,碳排放交易与碳排放总量的设置值密切相关,稳定性与政府的决策有关,面临的风险较高,因此参与者不多,这一因素制约着全国统一交易市场的形成。

        “由政府主导的统一制度建设中,企业也需要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不能全由政府推动,政府帮企业管理风险,最终要形成去行政化、由市场自然的选择的全国统一市场,”黄杰夫说。

        对话美国洲际交易所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

        碳交易,金融机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问题1:我国推行碳排放交易的初衷是什么?

        黄杰夫:碳排放交易的初衷是以最低成本,帮助企业,通过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达到最低成本合规。政府将指标发放到企业,企业该什么时候买入指标,什么时候卖出指标,怎么管理碳资产,是一个市场化的问题。

        问题2:中国在碳排放交易市场领域该如何和国际市场衔接?

        黄杰夫:和国际衔接这方面,深圳已经开始了。我非常高兴地看到,6月18日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和深圳政府签署了碳交易气候变化领域的两个地区合作备忘录。据我了解,中国政府的官员对国外的经验,已经有充分的了解,但成功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要能尽量符合市场的规律,尽量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把科学的思路原则在实际操作层面落实。

        问题3:国外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黄杰夫:作为欧盟ETS最大的一个交易所,我们的经验是,越来越多的合规的金融机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必须要有金融市场的概念,必须有流动性的概念。因为没有流动性的市场不需要碳交易,对企业直接征收碳税就可以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为促进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禁止使用已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近些年来,为促进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提出面向新能源发电并网、高质量配电网、新型调节性电源等需求,推动5G应用场景创新,培育一批5G电厂,加快电力5G轻量化终端规模上量。

2025年03月24日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储能系统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鼓励高效率结构创新,发展紧凑可靠的低阻抗高效连接技术,推动智能组串、高压直流等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为推动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重点制修订有色金属、稀土及黄金领域绿色高效开采、再生原料、工业固废或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等标准。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为加强海洋油气的开发,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多领域融合试点。引导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融合发展,支持海洋能为海洋观测监测装备及平台、海洋工程等提供绿色能源保障。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为推动智慧燃气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热力和燃气的替代要求。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