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管理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导读: 中国城市燃气行业管理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城市燃气行业的国家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贵州省城市燃气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为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自 2011 3 1 日起施行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83 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燃气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管理工作。城市燃气行业的国家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贵州省城市燃气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为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本行业的自律机构是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及各地方城市的燃气行业协会。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公司业务经营所适用的国家及地方的主要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如下表: 

 

       2)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产业政策 

       为了鼓励、引导和规范天然气下游利用,国家发改委于 2012 12 1 日颁布了《天然气利用政策》,将天然气利用分为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和其他用户等五个领域,并根据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将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主要分类规定如下: 

 

       3)国家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主要监管政策 

       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国家对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其许可条件需满足以下条件:符合燃气发展规划要求;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气源和燃气设施;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经营方案;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企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国家禁止个人从事管道燃气经营活动。 

       4)燃气行业发展规划 

       20146月,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中,对“十三五”我国天然气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消费双倍增”的目标规划。所谓 2020 年天然气“消费双倍增”包含两层意思:其一,2020 年天然气消费量要比 2015 年翻一番,2015 年天然气消费量在 2,000 亿立方米左右,到 2020年大概 4,100 亿立方米;其二,2020 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比 2015年翻一番,2015 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概在 6%6.5%,到 2020年能够达到 12%左右。 

       2016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规划中提出“立足我国国情,紧跟页岩气技术革命新趋势,攻克页岩气储层评价、水平井钻完井、增产改造、气藏工程等勘探开发瓶颈技术,加速现有工程技术的升级换代”,实现“完善成熟 3,500 米以浅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 3,500 米以深海相页岩气、陆相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场开拓顺利情况下,2020 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 300 亿立方米”的目标。 

       3、燃气行业价格管理机制 

       1)天然气气源供应价格形成机制 

 

       2005 年起,我国开始按照市场化的原则,逐步推进天然气供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近几年出台的主要价格政策如下: 

 


       2)天然气销售定价机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的城市燃气销售价格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按照中央定价目录规定制定地方价格目录,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按照地方定价目录规定的定价权限,制定在本地区执行的燃气销售价格。在销售定价方式上,居民用气执行阶梯价格,价格主要由当地县级及以上政府制定,若需上调,目前尚需经过听证会程序;对工商业用户的销售价格中核准价由当地政府确定,但燃气企业通常有上浮或下浮一定比例的权利,可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灵活掌握。 

       根据国家对公用事业企业的价格管理政策,天然气价格实行全成本定价和联动机制,即天然气价格由购气成本、经营管理费用、税金、利润四部分组成。物价部门按一定的利润率核定公司合理利润,同时及时根据天然气购气成本调整管道燃气价格。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为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内河港口煤炭、焦炭、铁矿石等大宗货物集疏运清洁运输比例,新改扩建港区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推动企业提升动力电池维修经济性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推动企业提升动力电池维修经济性

为促进动力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面向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加氢站行业相关政策:系统推进氢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加氢站行业相关政策:系统推进氢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为了进一步推动加氢站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门等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燃气行业相关政策: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燃气行业相关政策: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型燃气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

为了进一步推动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等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鼓励高效率结构创新,发展紧凑可靠的低阻抗高效连接技术,推动智能组串、高压直流等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稳妥开展氢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稳妥开展氢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绿氢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煤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煤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为促进动力煤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打造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新型储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新型储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新型储能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新型储能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天津市发布的《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5年06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