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三五”时期山西省将加快转变能源产业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扎实推进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以“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为原则,加快转变能源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切实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山西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以“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为原则,加快转变能源产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切实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山西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煤炭产业。着力推进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革命兴煤之路。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符合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现代管理体系。按照区域煤质和煤层赋存特点,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建设,控制新建规模,重点做好资源枯竭煤矿关闭退出和资源整合煤矿改造,提升矿井现代化水平,推进传统煤炭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保障国家清洁煤和综合能源基地生产原料的供给。以安全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为重点,普及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商品煤分级分质利用体系,提高洗配煤占商品煤的比重,力争到2020年原煤入洗率达到70%以上。构建有效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市场需求调节煤炭产品结构新机制,着力推进煤转电、煤转化等产业发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减少全省煤炭矿井个数,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煤炭产业集约化水平。培育同煤集团、中煤平朔、焦煤集团等亿吨级煤炭企业,培育阳煤集团、潞安集团和晋煤集团向亿吨级煤炭企业迈进,到2020年大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总产量比重超过80%,千万吨级煤炭矿井产量占到总产量的20%左右。
电力产业。全面推进煤电产业优化升级,以建设晋北、晋中、晋东大型煤电基地为重点,发展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加快燃煤发电升级与改造,推进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进一步提升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以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为引领,重点推进大容量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热电联产的低热值煤发电机组建设。新建机组严格执行超低排放标准核准批复,严格按照“等煤量置换”原则配比关停一定容量的小火电机组。在役30万千瓦及以上的机组限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有序关停未完成改造、达不到超低排放标准的非供热及热负荷不落实的燃煤机组。全面深化电价改革、电力交易体制改革、发用电计划改革和售电侧改革,培育售电市场主体,扩大直供电领域和范围,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加大晋电外送能力和通道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省外对清洁电力能源的多样化需求。加快省内用电市场建设,在优化布局和产能调控基础上,适度发展现代载能产业,推广应用绿色家电,扩大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煤层气产业。充分发挥我省煤层气资源大省优势,积极探索形成与天然气同质同价的价格机制,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与井下瓦斯抽采,实现煤矿瓦斯抽采全覆盖工程。重点建设沁水和河东两大煤层气产业基地,建设河曲-保德、临县-兴县、永和-大宁-吉县、沁南、沁北、三交-柳林等六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基地。积极推进井下瓦斯规模化抽采利用,着力构建晋城矿区、阳泉矿区、潞安矿区、西山矿区和离柳矿区五大瓦斯抽采利用园区。积极探索煤层气多通道、多途径利用,推进煤层气替代汽油燃料和替代工业燃煤工程建设,在煤矿瓦斯富集地区发展坑口瓦斯发电,形成勘探、抽采、输送、压缩、液化、化工、发电、汽车用气、居民用气等一整套产业链,尽快把煤层气发展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煤层气总产能达到400亿立方米。
新能源产业。充分发挥我省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晋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中南部低风速资源开发,积极探索风电供暖试点。以大同采煤沉陷区建设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为契机,推进阳泉、忻州等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光伏扶贫。重点支持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加快推动太原西山新能源示范区建设。探索推进运城现代农业与光伏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抓好大同、长治、运城等新能源城市建设。到202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3800万千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