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时期青海省西宁市加快“两化”融合 积极培育智慧工业

导读:“十三五“时期青海省西宁市加快“两化”融合  积极培育智慧工业。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抓手。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节能减排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抓手,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光纤入户工程建设,统筹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提高信息化、互联化水平。
  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思路,通过“点上企业示范、线上产业联动、面上区域集聚”全方位打造以“集约、互动、耦合、创新”为特征的“两化”融合新路径。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维度强化分类分级指导、做好应用示范、强化协同推进,致力于构建市、区县、园区三层级,区域、产业、企业和项目四层次融合创新模式。着眼于打造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协同工业转型的智能引擎,深入实施“两化”融合八大重点工程,激活产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以典型示范带动产业整体信息化,形成由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推进格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最终实现发展战略的融合、提高资源效率的融合、提升技术水平的融合、完善管理体系的融合、促进产业升级的融合,提升工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专栏5 “两化”融合八大重点工程
  产业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工程。以5大产业基地为重点,推进块状经济“两化”深度融合,创建3个以上“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加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产业集群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产品设计、质量检测、行业数据库共享、信息咨询、软硬件租赁等服务;完善产业集群所在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
  骨干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以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创建20家“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建立行业数据库和专业知识库、协同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和跨地域经营管理系统等,推进面向产业链协同的集成应用。鼓励企业内部推广跨部门系统集成、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工业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一体化应用。
  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工程。以1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为重点,组织专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规划和业务咨询。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收集发布信息,获取技术支持,开展商务活动。鼓励中小企业内部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控制系统、精细化生产管理系统等,实现信息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
  节能减排信息化应用工程。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创建2个“两化”深度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验区,创建5家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应用示范企业。推广精细化、柔性化生产管理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低能耗优化作业调度系统等先进技术;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能源合同管理(EMC)和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模式;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监测和评测体系,实现对全市重点用能单位用能情况的实时监控。
  电子商务创新工程。鼓励大型工业企业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商务协同。鼓励产业集群、专业市场构建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发展网络销售和采购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购销互动。加快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加快突破配送、诚信和资金等制约因素,完善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和标准,推进电子商务产业与支撑环境协同发展。
  软件产业振兴工程。加快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扶持一批工业软件开发企业,推出一批符合我市制造企业需求的软件产品,开发4C融合的产品和服务;构建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云计算”服务体系,推广在电子政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支持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化服务平台发展。推进物流信息交换平台、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第四方物流平台建设。
  传统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依托企业、园区、行业协会、大学和有关科研机构,建立“两化”深度融合服务中心,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强化信息服务企业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企业能力评估制度;鼓励大中型企业将其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业务机构剥离,成立专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为全行业和全社会提供服务;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建设“两化”深度融合培训和实训基地;建立科学规范的“两化”深度融合评估体系,开展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水平评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为促进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禁止使用已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近些年来,为促进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提出面向新能源发电并网、高质量配电网、新型调节性电源等需求,推动5G应用场景创新,培育一批5G电厂,加快电力5G轻量化终端规模上量。

2025年03月24日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储能系统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鼓励高效率结构创新,发展紧凑可靠的低阻抗高效连接技术,推动智能组串、高压直流等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为推动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重点制修订有色金属、稀土及黄金领域绿色高效开采、再生原料、工业固废或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等标准。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为加强海洋油气的开发,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多领域融合试点。引导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融合发展,支持海洋能为海洋观测监测装备及平台、海洋工程等提供绿色能源保障。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为推动智慧燃气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热力和燃气的替代要求。

2025年03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

为加强动力电池回收能力,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新兴固体废物(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及报废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综合利用,拓展二次利用市场化场景,支持区域回收利用基地建设。

2025年03月06日
研究海洋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宜【附我国及各省份海洋能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研究海洋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宜【附我国及各省份海洋能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