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锂电池行业政策调整:带动锂电企业扩产热情 拉动需求增长

        行业新规征求意见,带动锂电企业扩产热情,锂电设备新增需求旺盛。 
        2016 年 11 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 年)》(征求意见稿),规定: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 8GWh,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 0.1GWh,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 0.01GWh。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 80000 套或 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门槛提高到2015 年的 40 倍。 

        截至 2016 年底,仅有沃特玛、比亚迪、CATL 等少数几家锂电池企业达到总产能 8GWh 的行业新标准。其中,沃特玛 2016 年年底产能为 12Gwh,比亚迪、CATL 分别以 10GWh 和 8GWh 紧随其后。其他锂电池企业均未达到新规征求意见稿的要求。 
 
        我们判断,① 新规征求意见稿的提出,将极大地带动锂电池企业的扩产能热情:新规正式稿出台前,已达到征求意见稿标准的大型锂电池企业会持续扩产能,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尚未达标的大中型锂电池企业会加速扩产能,以尽快达到新规要求,避免新规正式稿发布后因不达标而被淘汰;部分中小型锂电池企业将面临转型升级,逐渐从市场出清,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② 由于不同锂电池企业在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锂电池行业很大概率不会发生同行业并购浪潮,产能的提升将主要以新建产线的模式来实现,对锂电设备的新增需求将大幅增加。 

2016 年新规(征求意见稿)与 2015 年旧规的规范条件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截至 2016 年底仅 3 家锂电池企业产能符合新规(征求意见稿)的标准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价值分析十三五报告
        政策推进能量密度提升进程
        锂电设备更新换代需求旺盛政策规划推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16 年 10 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对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 2020、2025、2030 年纯电动车用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分别达到 350Wh/kg、400Wh/kg、500Wh/kg,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分别达到 200Wh/kg、250Wh/kg、300Wh/kg。2016 年 11 月底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 号)中明确指出,“突破高安全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等技术瓶颈。在关键电池材料、关键生产设备等领域构建若干技术创新中心,突破高容量正负极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电解液技术。” 

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要求逐渐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能量密度提升趋势明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已发布的七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高能量密度车型在 3-7 批中的占比大幅增加,其中纯电动轿车最高达到145.3Wh/kg,纯电动城市客车最高达到 137.27Wh/kg。 在最新的第七批目录入选的 282 款新能源车中,在纯电动乘用车方面,相比第一批次,电池能量密度在 120wh/kg 以上的占比从 10.53%大幅上升到 71.1%。政策补贴向高能量密度车型倾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未来高能量密度车型数量还会继续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能量密度水平也将进一步持续提高。

历批次入选目录的车型电池能量密度逐步提高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大型锂电池企业纷纷出台能量密度提升计划。政策补贴和行业竞争并行,提升能量密度的前沿技术成行业发展关键。高能量密度电池是实现锂电设备更轻更薄、新能源汽车续航更长的核心要素。新型电池需求推动各大锂电池厂商争先恐后推进电池研发,力求提升能量密度抢占市场。比亚迪在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上,具有世界顶尖的水准,单体能量密度为 150wh/kg,而接下来比亚迪方案将能量密度继续提升到 160wh/kg。预计在 2020 年左右,比亚迪方案将磷酸铁锂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提升到 200wh/kg。宁德时代研发以高镍三元材料为正极、硅碳复合物为负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可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比能量从如今的 150~180wh/kg 大幅行进至 300Wh/kg 以上,成本也将显着下降。各锂电池厂商对市场竞争力的不懈追求将进一步推动设备工艺技术再突破。 
 
        目前,除了研发新型电池,增加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和重新排列电池布置是两种比较主流的技术方法。前者有关的材料开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进行之中,电池容量的改善完全依赖负极的性能,但该方法存在安全性的下降和局部过热问题。后者通过对电芯尺寸的研究设计,与整车布置相匹配,更高效放置更多的电池,使电池箱体积不变,增加电芯数量,实现更长的续驶里程。 

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大势有望带来更多设备更新换代需求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我们认为:①能量密度的提升助推锂电生产线升级换代,有望为锂电设备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每种提升能量密度的方法最终要落实到生产中都要依靠锂电生产设备来实现,而每种提升能量密度的方式都可能会对生产新型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设备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能量密度的提升将会加速锂电池生产线的升级换代,有望推动锂电设备加速更新换代,从而为有实力的锂电设备企业带来更多的订单。②能量密度提升趋势下,锂电设备产品将面临更高的技术和性能要求,不具备设备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的锂电设备企业将面临淘汰,因此能量密度提升趋势有助于推进锂电设备行业市场格局的优化。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煤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煤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为促进动力煤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快打造跨省零排放货运通道。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新型储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新型储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新型储能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新型储能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天津市发布的《关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质能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农村生物质能等绿色用能模式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质能行业相关政策:推广农村生物质能等绿色用能模式

为了扩大生物质能行业的应用,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沙戈荒”大基地投资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供暖等项目。

2025年06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天然气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我国及部分省市天然气行业相关政策: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为了扩大天然气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再生能源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再生能源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

为了扩大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应用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沙戈荒”大基地投资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供暖等项目。

2025年06月0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柴油行业相关政策:逐步扩大生物柴油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柴油行业相关政策:逐步扩大生物柴油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

为推动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2025年04月28日
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氢能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氢能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推动氢能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热力、燃气管网及氢能供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强化管网互联互通,就近接纳更多非电可再生能源。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经济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能发电经济性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经济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能发电经济性

海洋经济,一般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由这样一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

2025年04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