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9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源局,有关省(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科学评估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确保实现国家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和20%的战略目标,根据《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6〕54号)、《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150号),我局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汇总有关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和运行监测数据,形成了《2019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以下简称监测评价报告)。
       
       现将监测评价报告予以通报,请各地区和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和全额保障性收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为完成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能源局
       
       附件
       
       2019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总体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7.9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9.5%,其中水电装机(含抽水蓄能)3.56亿千瓦,风电装机2.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0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254万千瓦。2019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04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27.9%,其中水电发电量1.3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7.8%,风电发电量405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5.5%,光伏发电量2243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1%,生物质发电量1111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5%。
       
       二、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情况
       
       2019年,包含水电在内的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实际消纳量为1993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27.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2019年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情况如表1。
       
       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来看,全国8省(区)占比超过40%,其中西藏、云南、青海和四川占比超过80%。从占比增长来看,21省(区、市)同比增长,其中甘肃和福建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10省(区、市)同比下降,其中湖北、新疆和广西分别同比下降5.5、4.9和2.9个百分点。
       
       表1  2019年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情况
       

省(区、市)

消纳量

(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

同比增加

百分点

西 

69

88.7%

-0.3

 

1503

82.9%

-0.5

 

586

81.8%

3.6

 

2139

81.1%

-0.8

 

696

53.9%

5.5

 

529

45.5%

-0.4

 

828

44.4%

2.3

广  西

824

43.1%

-2.9

 

549

35.6%

-0.6

 

542

34.5%

2.4

广 

2308

34.4%

1.5

 

721

32.5%

-5.5

 

280

25.7%

0.5

  西

392

25.5%

2.6

 

196

25.0%

0.1

 

577

24.0%

5.0

  西

379

22.4%

2.1

黑龙江

219

22.0%

2.6

 

631

21.9%

-4.9

 

692

20.5%

3.6

 

946

20.0%

1.8

  西

417

18.4%

2.0

内蒙古

672

18.3%

-0.3

 

363

15.7%

0.8

 

371

15.4%

1.2

 

941

15.0%

0.3

 

52

14.5%

0.9

 

530

13.7%

1.5

 

148

12.7%

-0.5

 

112

12.6%

1.2

 

727

11.6%

1.7

 

19938

27.5%

1.0

       
       三、各省(区、市)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情况
       
       2019年,全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7388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0.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2019年各省(区、市)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情况如表2。
       
       从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来看,全国9省(区)占比超过15%,其中宁夏、西藏、黑龙江、青海和吉林超过18%;从占比增长来看,27省(区、市)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西藏、黑龙江、河南和甘肃,同比增长超过3个百分点;新疆、湖南、宁夏和内蒙古4省(区)同比下降。
       
       表2  2019年各省(区、市)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情况
       

省(区、市)

消纳量

(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

同比增加

百分点

 

231

21.3%

-1.0

西 

16

20.9%

4.0

黑龙江

202

20.2%

4.0

 

142

19.7%

1.2

 

147

18.8%

1.8

 

219

16.9%

3.5

内蒙古

611

16.7%

-0.6

 

296

16.3%

0.7

  西

368

16.2%

1.7

 

444

13.1%

3.7

 

505

13.0%

1.7

 

302

12.5%

0.8

 

284

12.3%

1.3

 

141

12.0%

0.3

 

106

12.0%

1.0

  西

197

11.7%

1.1

 

319

11.1%

-3.6

 

692

11.1%

1.7

  西

135

8.7%

0.1

 

161

8.6%

-1.6

 

174

7.8%

0.3

 

467

7.4%

0.4

 

24

6.8%

1.6

 

319

6.7%

1.0

广  西

126

6.5%

2.3

 

148

5.6%

1.2

 

135

5.6%

0.7

 

81

5.2%

0.7

 

66

4.2%

0.9

广 

286

4.2%

0.7

 

47

4.0%

1.1

 

7388

10.2%

1.0

       
       四、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收购落实情况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依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核定了重点地区风电和光伏发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提出全额保障性收购相关要求。
       
       2019年,在规定风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的地区中,甘肃III类资源区和宁夏III类资源区未达到风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要求,实际利用小时数比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分别低140小时和39小时。
       
       2019年,在规定光伏发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的地区中,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4省(区)未达到光伏发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要求,其中,新疆I类和II类资源区实际利用小时数比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地区分别低27小时和196小时,甘肃I类和II类资源区分别低59小时和221小时,宁夏I类资源区低136小时,陕西II类资源区低6小时。
       
        
       
       表3  2019年风电重点地区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落实情况
       

省(区)

资源区

地区

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

2019年实际利用小时数

2019年偏差小时数

内蒙古

I

除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以外其他地区

2000

2207

207

II

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

1900

2346

446

新疆

I

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

1900

2414

514

III

除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以外其他地区

1800

2026

226

甘肃

II

嘉峪关市、酒泉市

1800

1840

40

III

除嘉峪关市、酒泉市以外其他地区

1800

1660

-140

宁夏

III

宁夏

1850

1811

-39

黑龙江

III

鸡西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绥化市、伊春市、大兴安岭地区

1900

2374

474

IV

黑龙江省其他地区

1850

2308

458

吉林

III

白城市、松原市

1800

2188

388

IV

吉林省其他地区

1800

2398

598

辽宁

IV

辽宁

1850

2299

449

河北

II

张家口市

1900

2028

128

山西

IV

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

1900

1969

69

       
       表4  2019年光伏发电重点地区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落实情况
       

省(区)

资源区

地区

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

2019年实际利用小时数

2019年偏差小时数

内蒙古

I

除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以外其他地区

1500

1658

158

II

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

1400

1633

233

新疆

I

哈密、塔城、阿勒泰、克拉玛依

1500

1473

-27

II

I类外其他地区

1350

1154

-196

甘肃

I

嘉峪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昌

1500

1441

-59

II

I类外其他地区

1400

1179

-221

青海

I

海西

1500

1511

11

II

I类外其他地区

1450

1451

1

宁夏

I

宁夏

1500

1364

-136

陕西

II

榆林、延安

1300

1294

-6

黑龙江

II

黑龙江

1300

1459

159

吉林

II

吉林

1300

1468

168

辽宁

II

辽宁

1300

1350

50

河北

II

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

1400

1438

38

山西

II

忻州、朔州、大同

1400

1471

71

       
       五、清洁能源消纳目标完成情况
       
       根据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改能源规〔2018〕1575号),所确定的分年度风电、光伏和水电消纳目标,2019年,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96%,超过2019年利用率目标6个百分点,重点省区全部达到了2019年消纳目标;全国平均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8%,超过2019年利用率目标3个百分点,重点省区全部达到了2019年消纳目标;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6%,超过2019年利用率目标1个百分点,重点省区全部达到了2019年消纳目标。
       
       表5  2019年清洁能源消纳目标完成情况
       

 

2019年消纳目标

2019年实际完成情况

 

利用率

利用率

一、风电

 

 

 

90%

96%

 

80%

86%

 

80%

92%

黑龙江

92%

99%

内蒙古

90%

93%

 

88%

97%

 

95%

95%

二、光伏

 

 

 

95%

98%

 

90%

93%

 

90%

96%

三、水电

 

 

 

95%

96%

 

92%

92%

 

92%

99%

广  西

95%

100%

       
       六、特高压线路输送可再生能源情况
       
       2019年,20条特高压线路年输送电量4485亿千瓦时,其中可再生能源电量2352亿千瓦时,同比提高12.8%,可再生能源电量占全部输送电量的52.4%。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运营的17条特高压线路输送电量3715亿千瓦时,其中可再生能源电量1581亿千瓦时,占输送电量的43%;南方电网公司运营的3条特高压线路输送电量770亿千瓦时,全部为可再生能源电量。
       
       表6  2019年特高压线路输送电量情况
       

序号

线路名称

年输送量(亿千瓦时)

可再生能源(亿千瓦时)

可再生能源占比

占比同比

1

长南荆特高压

49

13

26.2%

-19.4

2

榆横至潍坊特高压

191

0

0.0%

0.0

3

锡盟送山东

54

0

0.0%

0.0

4

皖电东送

295

0

0.0%

0.0

5

浙福特高压

92

0

0.0%

0.0

6

蒙西-天津南

95

0

0.0%

0.0

7

复奉直流

302

302

100.0%

3.0

8

锦苏直流

366

366

100.0%

4.7

9

天中直流

415

208

50.2%

1.5

10

宾金直流

341

340

99.9%

0.6

11

灵绍直流

415

109

26.3%

3.9

12

祁韶直流

179

56

30.9%

-16.0

13

雁淮直流

253

2

0.8%

-4.2

14

锡泰直流

119

0

0.2%

-0.5

15

昭沂直流

166

60

36.1%

22.3

16

鲁固直流

236

93

39.3%

7.7

17

吉泉直流

147

33

22.3%

20.0

18

楚穗直流

283

283

100.0%

0.0

19

普侨直流

217

217

100.0%

0.0

20

新东直流

271

271

100.0%

0.0

 

4485

2352

52.4%

0.1

       
       注:1-17项数据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报送,18-20项数据为南方电网公司报送。
       
       七、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区)落实情况
       
       浙江。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946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0.0%,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319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7%,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四川。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2139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81.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148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5.6%,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宁夏。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280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5.7%,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231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21.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风电和光伏发电均未达到最低保障性收购年利用小时数要求,风电III类资源区低39小时,光伏发电I类资源区低136小时。
       
       甘肃。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696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53.9%,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219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6.9%,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风电和光伏发电均未达到最低保障性收购年利用小时数要求,风电III类资源区低140小时,光伏发电I类和II类资源区分别低59小时和221小时。
       
       青海。2019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586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81.8%,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为142亿千瓦时,占本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约为19.7%,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附件:
       
       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指标核算方法
       
       1、各省(区、市)内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包括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加上区域外输入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再扣除跨区送出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省(区、市)内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 = 本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 跨区送出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 跨区送入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2、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量消纳占比,等于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消纳量除以本地区全社会用电量。
       
       3、全社会用电量、全国总发电量以及除生物质发电外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采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年度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数据,生物质发电采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内蒙古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
       
       4、跨区跨省交易的可再生能源电量,采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内蒙古电力公司提供的数据。
       
       5、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与省级电网企业签署明确的跨区跨省购售电协议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所发电量根据协议实际执行情况计入对应的购电省份;其他情况按以下原则处理:
       
       (1)独立“点对网”跨区输入
       
       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直接并入区域外受端电网,全部计入受端电网区域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采用并网计量点的电量数据。
       
       (2)混合“点对网”跨区输入
       
       采取与火电或水电等打捆以一组电源向区外输电的,受端电网接受到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等于总受电量乘以外送电量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比例。
       
       外送电量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送端并网点计量的全部非水电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送端并网点计量的全部上网电量。
       
       (3)“网对网”跨区输入
       
       区域间或省间电网输送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量,根据电力交易机构的结算电量确定。
       
       5、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存在“省送省”、“省送区域”两种情况。针对“省送区域”情况,如华东、华中接受外省输入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时,按该区域内各省全社会用电量占本区域电网内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计算各省输入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即:
       
       i省(区、市)内输入电量=可再生能源输入电量,n表示区域电网内包含的各省(区、市)
       
       6、京津冀电网(北京、天津、冀北、河北南网)是特殊区域,接入的集中式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和区外输入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按统一均摊原则计入比重指标核算,各自区域内接入的分布式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计入各自区域的比重指标核算。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电力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为促进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禁止使用已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近些年来,为促进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提出面向新能源发电并网、高质量配电网、新型调节性电源等需求,推动5G应用场景创新,培育一批5G电厂,加快电力5G轻量化终端规模上量。

2025年03月24日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储能系统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鼓励高效率结构创新,发展紧凑可靠的低阻抗高效连接技术,推动智能组串、高压直流等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为推动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重点制修订有色金属、稀土及黄金领域绿色高效开采、再生原料、工业固废或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等标准。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为加强海洋油气的开发,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多领域融合试点。引导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融合发展,支持海洋能为海洋观测监测装备及平台、海洋工程等提供绿色能源保障。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为推动智慧燃气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热力和燃气的替代要求。

2025年03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

为加强动力电池回收能力,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新兴固体废物(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及报废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综合利用,拓展二次利用市场化场景,支持区域回收利用基地建设。

2025年03月06日
研究海洋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宜【附我国及各省份海洋能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研究海洋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宜【附我国及各省份海洋能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