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目标 |
|
到2020年底 |
率先在部分盟市、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
到2022年底 |
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
到2025年 |
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
二、重点工作安排 |
|
(一)禁止生产、销售的塑料制品 |
|
1. 开展专项行动,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行为 |
|
2. 加强医疗机构塑料废弃物管理。严格医疗机构内部废弃物的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洁净废输液瓶(袋)的收集、回收和利用体系,严厉打击医疗废物非法转移、利用和处置行为,严格防止塑料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非法加工利用 |
|
3. 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 |
|
4. 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制定工作方案,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 |
|
(二)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 |
|
5. 建立健全不可降解塑料袋退出制度,到2020年底,呼和浩特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到2022年底、2025年底,实施范围逐步扩大 |
|
6. 积极推广一次性塑料可替代产品,到2020年底,全区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2025年,实施范围逐步扩大,且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
|
7. 制定住宿行业塑料用品使用规范,加强对经营企业进行内部约束、外部管控,到2022年底,全区内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 |
|
8. 完善快递包装使用规范,控制塑料包装使用频率,推广可替代的包装材料,到2025年底,全区内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
|
(三)推广替代产品和应用模式 |
|
9. 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纸袋、布袋等非塑料产品和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
|
10. 结合控膜增效,在农产品主产区因地制宜研究制定针对性方案,结合农艺措施,开展规模化推广可降解地膜试点 |
|
11. 强化企业绿色管理责任,推行绿色供应链 |
|
12. 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要加强入驻商户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实施方案 |
|
13. 加强对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监管,生产符合相关标准的塑料制品,不得违规添加对人体、环境有害的化学添加剂 |
|
(四)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 |
|
14.结合实施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 |
|
15. 完善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促进塑料废弃物的规范化、集中化和产业化利用。对分拣成本高、不宜资源化利用的塑料废弃物研究制定能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
|
16. 加强垃圾焚烧发电等企业的运行管理,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并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 |
|
17. 加快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倾倒点排查整治工作。推进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清理整治工作 |
|
(五)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
|
18. 在推进自治区相关法规、规章修订时,要将塑料污染防治纳入相关法规、规章要求 |
|
19. 落实国家塑料制品禁限目录、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导则、再生塑料质量控制标准、可降解材料与产品的标准标识、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环境保护相关标准 |
|
20. 落实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管控要求纳入旅游景区和星级宾馆、酒店评定评级标准 |
|
21. 按国家相关要求,督导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企业进行绿色管理,开展企业绿色管理评价 |
|
22. 根据国家规定,实施企业法人信用承诺制度,将违反承诺、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依法依规纳入失信记录 |
|
23. 加大对绿色包装研发生产、绿色物流和配送体系建设、专业化智能化回收设施投放运营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
|
24. 落实好相关财税政策,加大对符合标准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 |
|
25. 开展新型绿色供应链建设、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试点示范 |
|
26. 支持专业化回收设施投放,消除设施进居民社区、地铁站、车站和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的管理障碍 |
|
27. 鼓励采取经济手段,促进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 |
|
28. 推进公共机构率先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
|
29. 开展不同类型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研究评价 |
|
30. 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的政策措施 |
|
31. 推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等行为,持续推进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整治 |
|
(六)强化组织实施 |
|
32. 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加强对塑料污染治理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重点问题纳入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考核和问责 |
|
33. 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参与垃圾分类,抵制过度包装。引导行业协会、商业团体、公益组织有序开展专业研讨、志愿活动等,广泛凝聚共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
附件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19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潜力评估》。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