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电池安全管理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加大储能发展力度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电池安全管理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池安全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发展监测与发展趋势研究》显示,电池安全管理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主要法规及产业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电池安全管理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施行时间

颁布部门

文件名称

2018.12.2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 修正)

2015.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修订)

2014.12.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主要产业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217

工信部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到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在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

20215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提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开展“东数西算”示范工程,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和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指出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强调“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以及“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和“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20206

国家能源局

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要求加大储能发展力度。研究实施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开展储能示范项目征集与评选,积极探索储能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辅助服务、分布式电力和微电网等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建立健全储能标准体系和信息化平台

2020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据中心、轨道交通、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03

工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加快5G网络建设进度、支持加大基站站址资源

20196

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

《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

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着力加强对先进储能技术研发任务的部署,集中攻克制约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规模、效率、成本、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瓶颈技术问题,使我国储能技术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形成系统、完整的技术布局,在重要的战略必争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并形成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

20187

工信部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

提出到2020年,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

20178

工信部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通知》

首次将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的范畴,并提出2017年度优先支持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

20171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分为五大领域八个产业。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与电池行业密切相关,涉及到太阳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锂一次电池、铅酸蓄电池及相关的电池材料产业;国家将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67

科技部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提出大力发展云计算技术及应用,构建完备的云计算生态和技术体系,支撑云计算成为新一代ICT基础设施,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深度耦合互动发展

20165

国务院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加强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子与光电子等技术研究,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为促进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禁止使用已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近些年来,为促进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提出面向新能源发电并网、高质量配电网、新型调节性电源等需求,推动5G应用场景创新,培育一批5G电厂,加快电力5G轻量化终端规模上量。

2025年03月24日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附我国及各省份储能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储能系统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鼓励高效率结构创新,发展紧凑可靠的低阻抗高效连接技术,推动智能组串、高压直流等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制修订稀土绿色高效开采等标准

为推动稀土功能材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重点制修订有色金属、稀土及黄金领域绿色高效开采、再生原料、工业固废或副产品资源化利用等标准。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油气行业相关政策:引导海洋能与海上油气平台等融合发展

为加强海洋油气的开发,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多领域融合试点。引导海洋能与海水淡化、海上油气平台、防波堤等融合发展,支持海洋能为海洋观测监测装备及平台、海洋工程等提供绿色能源保障。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燃气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市燃气热力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

为推动智慧燃气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热力和燃气的替代要求。

2025年03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

为加强动力电池回收能力,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新兴固体废物(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及报废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综合利用,拓展二次利用市场化场景,支持区域回收利用基地建设。

2025年03月06日
研究海洋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宜【附我国及各省份海洋能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研究海洋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宜【附我国及各省份海洋能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流能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

2025年0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