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中国输油行业管道及储罐泄露危害识别标准,危害识别宜采用询问、交谈,查询有关记录,现场调查,站场运行与操作分析等方式进行。
危害识别的方法
常用的危害识别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安全检查表(SCL)
b)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c)事件树分析(ETA)。
a)故障树分析(FTA)。
危害识别宜采用询问、交谈,查询有关记录,现场调查,站场运行与操作分析等方式进行。
输油站场管道的泄漏危害因素
1、与时间有关的因素
a)外腐蚀;
b)内腐蚀
C)应力腐蚀开裂。
2、稳定因素
a、与制管有关的缺陷:管体焊缝缺陷、管体缺陷。
b、与焊接/组装有关的缺陷:连接法兰缺陷、绝缘接头缺陷、管体环焊缝缺陷、组装焊缝缺陷、折皱弯头或翘曲、磨损/管子破损/管接头损坏管子。
c、设备“()”形垫片损坏、控制/泄压设备失灵、其他。
3、与时间无关的因素
a、第三方/机械损坏:甲方、乙方或第三方造成的损坏(瞬间/直接损坏)、以前损坏的管子(延迟性损坏形态)、故意破坏。
b、误操作:操作方法不正确。
c、与气候有关的因素和外力因素,天气寒冷,雷电,大雨或洪水,物体移动。
《中国输油管道产业发展现状与盈利战略研究报告(2014-2018)》由中国报告网输油管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输油管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输油管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输油管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输油管行业投资价值。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