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南京市提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同步发展水平发展规划。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扩大文化开放,突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协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促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发展水平,推动多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文化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扩大文化开放,突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协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促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发展水平,推动多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
第一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积极稳妥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和文化资源战略性布局调整,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确保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创新媒体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媒体采编与经营分离。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形成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良性发展局面。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组建理事会,强化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
第二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南京美术馆新馆,推进市、区两级图书馆、文化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每个区都有国家一级馆。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到2020年,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程度达到85%以上,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达到90%以上。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不断创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完善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深入开展文化惠民“百千万行动计划”,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推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的各类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促进全民阅读,打造省级书香城市,到2020年,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4%以上。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统筹实施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数字化项目,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共建共享。加快区级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促进更多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在智能社区中的应用,实现“一站式”服务。借助技术手段和终端定制等模式,推出手机、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电子触摸屏等新媒体终端文化服务。
第三节繁荣文化创作生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制定繁荣发展文艺的实施办法,加强文艺创作规划指引,推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现实题材,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党史资源为主题的历史题材,以南京文化为主题的地域题材和以百姓生活为视角的民生题材的创作。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打造10部不同门类文艺精品,力争舞台剧、纪录片各有1-2部作品获国家级大奖。设立南京文学艺术奖,健全优秀文化产品扶持机制,生产更多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兼顾的优秀文艺作品,引导网络文艺创作健康发展。办好南京文化艺术节、“金陵五月风”文学艺术节等重点文化节庆活动,加强特色文艺品牌建设。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壮大文艺评论队伍,办好“钟山文艺论坛”等文艺评论专栏,把南京建成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评论高地。广泛开展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德艺双馨的文艺家队伍。
第四节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主体。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发展骨干文化企业,打造航母型文化企业。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积极培育文化创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设创意文化产业功能区,打造特色化、品牌化园区基地,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丰富文化市场合格主体。
推进文化与相关领域融合。推进文化与网络深度融合,加快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模式和业态创新。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建设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鼓励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相结合,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强化文化创意引领功能。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传媒、出版印刷、广告会展等重点产业。充分发挥“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服务平台、南京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南京创意设计中心、环南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等重点平台作用,整合资源要素,服务文化企业。大力发展文化资本、人才、信息等交易市场,培育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政府购买基本文化消费服务机制,培育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第五节增强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南京文化资源与友城资源优势,积极与国内外权威机构和主流媒体合作,整合传播资源,优化传播平台,讲好南京故事、传播南京声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南京青年文化周、南京森林音乐会、世界知名创意城市“南京周”,发挥“百家对外文化交流基地”和“百名对外文化交流使者”作用,用好“小红花艺术团”资源,深化中非文化交流“央地合作计划”,积极促进文化开放交流。推动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承办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办国际和平论坛,开展好南京大屠杀史实海外巡展等活动,向世界传播中国和平理念。鼓励和支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8-10家文化企业进入国家和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