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十三五“时期青海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着力建设“文化名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文化行业运营现状调查及十三五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全省各族人民建设青海的主人翁意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着力建设“文化名省”,有效夯实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节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一、构筑各族人民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青海精神,塑造各族人民群众团结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品格,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持续深化思想舆论和反分裂斗争宣传引导,健全舆情引导机制,培育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牢牢把握舆论阵地主动权。
二、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创建“五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到2020年全省城乡家庭创建率达到40%左右。发挥群团组织在创建中的作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破除落后观念和封闭意识,树立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强化法治意识,增强道德底蕴,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和诚信文化,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深入挖掘和推广先进典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展示青海良好形象,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第二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统筹推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惠民工程,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抓好优秀作品创作生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到2020年,建成覆盖省、市州、县、乡、村五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造提升省博物馆,填平补齐市州级“三馆”及县级“两馆”,建设市州、县级剧场,完成一县一影院目标。统筹建设集文化、科技、教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和运营能力,逐步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实施数字文化服务工程,建设省州县数字文化馆、县级数字图书馆和基层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实施好文化进村入户、流动文化服务车、农村小舞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户户送”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满足农村牧区群众文化需求。
二、提升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能力
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省广播电视光缆传输网络,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以上。推进高清数字电视工程,建设数字高清广电。继续实施全省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加强广播影视监测监管平台建设,提高广播影视的覆盖力、影响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促进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依托现有资源,实现台网互动、优势互补。不断提高省、市州、县级藏语广播电视的译制、制作水平。
三、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覆盖全省、功能齐全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统筹规划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市州体育活动场馆、市州县标准足球场、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力度,建设便民利民的乡镇健身广场、行政村健身站、社区健身点。统筹省会西宁和周边城市规划,建设单项赛事中心等大型基础设施,举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国内高水平单项赛事、大型公共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
第三节 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发扬我省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昆仑文化的原生态性、共生性和民族性,深度挖掘和传承特色文化。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加大对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推动实施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一批重大文物保护修缮、保护设施建设及国有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等工程,整体规划“喇家遗址、大禹故里、土族风情、黄河风光”四位一体的民和三川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加大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和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整体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唐蕃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推进热贡、格萨尔(果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建设互助土族、循化撒拉族、海西德都蒙古、玉树康巴等一批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继续完善非遗项目展览、展示、传习等保护利用设施,建立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展示传承基地。全面实施青海文化记忆工程,运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推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工程,打造一批独具青海特色、地域特点的精品舞台剧目,出版一批本土特色精品图书。积极筹资建设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展示园。
第四节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产业
构建现代文化体育市场体系,促进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融合,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组建工艺美术、出版传媒、广播影视等企业集团,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做大做强青海文化旅游节、丝路花儿艺术节、中国•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等大型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成立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大力发展广播影视、民族演艺、工艺美术、新闻出版等业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能力。积极融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支持三江源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开发。实施文化产业示范区培育提升工程,推进塔尔寺民族文化产业园、城南文化产业集聚区、同仁热贡艺术文化产业园、丹葛尔古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海南州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利用效能。实施藏文图书报刊“走向藏川甘滇”战略,扩大在全国藏区以及尼泊尔等国家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扶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加快培育双向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鼓励云藏藏文搜索引擎等民族语言软件产业发展,支持昆仑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民族图书数字化平台等建设。
二、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发展
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着力推进文化软件、建筑艺术、广告等文化创意产业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深入挖掘民族、地域文化资源,加快工艺美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改造提升唐卡、昆仑玉、藏毯及艺术挂毯、民间刺绣、民族服饰、黄河石艺画等传统产业,研发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的文化创意产品,推出文化创意精品,提高青海本土文化创意设计整体水平。强化与规范新兴网络文化业态,创新服务模式,繁荣文学、艺术、影视、音乐创作和传播。
三、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
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着力培育体育旅游、健身休闲、竞赛表演等体育产业,促进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体育消费内容。提高“环湖赛”等国际体育品牌赛事水平,进一步把青海打造成中国自行车运动名省。积极开发射箭、赛马、徒步、登山、攀岩等特色体育产品。鼓励发展体育服务组织,逐步扩大赛事组织、场馆运营等体育服务规模。发行重要赛事即开型体育彩票。
第五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管理和运行机制。支持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立青海丝路研究中心,建设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新型智库。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办好重点文化产权交易场所,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第六节 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培育和规范积极向上的自媒体网络文化,建立网络化监管平台,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深入挖掘和推广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正能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