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环保部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启动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强化督查,截止目前已经强化督查进行到第十轮次,督查发现部分钢铁企业污染物超标问题。2017年8月21日,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随后又紧接着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强化督查方案》,再次强调对钢铁行业开展检查,按照任务完成的时间要求进行阶段性现场核查,根据企业治理改造方案进行核实。
另外,今年5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炼焦化学工业》征求意见,以及7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钢铁工业》出台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在2017年10月底前,“2+26”城市全部完成电力、钢铁、水泥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这将敦促钢铁企业评估自身污染排放情况,并提出工程整改措施,倒逼企业加快环保设备投资。推行第三方治理为大气环保公司带来巨大的盈利机遇
第三方治理模式在排污企业中全面深入地推行是大势所趋。我国自2013年以来多次出台文件支持第三方治理模式,不断走向成熟。2017年8月9日,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再度推进第三方治理。意见指出,排污单位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可依法委托第三方开展治理服务,依据与第三方治理单位签订的环境服务合同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意见强调,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试点实施限期第三方治理,对因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要求,被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且拒不自行治理污染的排污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可督促其实施限期第三方治理。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钢铁行业盈利现状与行业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目前,钢铁工业废气治理市场主要以第三方治理为主。随着第三方治理模式的进一步推进,钢铁工业排污企业烟气处理更严格的超低排放要求,为经营大气治理业务的环保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盈利机遇。大气治理环保公司可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即在项目开启之前签订合同确定从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培训、设备采购或定制、运营服务费的全部金额,另外也可采用BOT模式,即与排污公司签订合同,由环保公司筹集资金负责项目的建设、管理并经营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在后续运营过程中公司按年收取一定比例的营收分成。
钢铁工业废气治理市场尚未形成稳定格局
当前钢铁行业废气治理竞争格局尚未形成稳定局面,还没有市场份额较大的龙头企业,污染物控制技术路线较多,已有的环保设施质量也参差不齐,参与企业纷繁复杂。焦化、烧结行业脱硫脱硝改造是目前钢铁工业最主要的废气治理领域,其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以下四类公司:1)大型钢企下属设计院。这类公司数量较少,且业务来源局限于母公司,但在技术上相比第三方治理处于劣势,典型代表包括宝钢设计院、首钢设计院、鞍钢设计院等;
2)钢铁工业工程技术公司。这类公司非常熟悉钢铁企业生产钢铁的主业,了解生产过程,与钢铁企业管理层具有较好的关系,典型代表为中冶焦耐、中冶京诚、中冶北方等;
3)脱硫脱硝设备公司。这类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建设脱硫脱硝设备,拥有先进技术专利,典型代表包括同兴环保、大连一重等;
4)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公司。这类公司拥有电力行业脱硫脱硝丰富经验和相应技术,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跨领域获得市场份额,典型代表为龙净环保、利德衡等。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