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

       内容提示:在重大新药创制方面《规划》提出,针对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培育发展医药产业的需求,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重要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药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日前从科技部获悉,由科技部牵头、其他相关部委合作起草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十二五”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先进生物制造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已形成征求意见稿,预计八月底九月初将公布。

  研制30个创新药物

  《“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指出,生物技术是绿色高技术,其辐射面广,渗透性强,可成为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实现战略转变的支撑和引领技术,同时也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

  预计实施该《规划》所需总经费1500亿元。在资金筹措方式上,坚持多元化原则,包括中央财政资金500亿元、地方财政资金300亿元、单位自筹资金7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0亿元中,国家重大专项200亿元、国家973计划50亿元,863计划50亿元、科技支撑计划50亿元,其余相关计划150亿元。

  《规划》预计,到2015年底,生物农业和生物医药产值均达到2000亿元以上,工业生物技术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培育生物和医药领域上市公司10个以上,生物产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形成100个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20-30个科技创新团队。

  《规划》还提出,要培育一批新兴战略产业,涉及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止、疫苗抗体产品研发、生物能源产品开发等。

  在重大新药创制方面《规划》提出,针对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和培育发展医药产业的需求,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重要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一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药药物创新体系,增强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方面:针对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突破检测诊断、预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制150种诊断试剂,其中20种以上获得注册证书;10个以上新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到2015年,重大传染病的应急和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升,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于明德表示,到2015年,中国医药产业的原创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过去大家都说我们是仿制大国,真正原创的寥寥无几。通过863、973等一系列计划的支持,通过重大新药专项‘十一五’期间的滚动发展,到‘十二五’末期,预计我们有25个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药品会产业化,平均到每一个年份大概要有4个到5个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改变以仿为主的局面

  《“十二五”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原则是争取医疗器械产品的定价权和主导权。立足自主创新,着力突破一批重大技术瓶颈、创制一批重大产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以仿为主的局面,让创新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力;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优化应用环境和完善政策环境,改变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形象,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助推医疗产业快速发展。

  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秘书长白知朋介绍,医疗器械是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装备。近年来,在国家财政是支持下,我国基层医疗装备的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置水平的总体格局尚未改变,还存在功能少、性能低、不好用、不适用等问题。在大城市、大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的装备,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外较为发达国家一般医院的装备水平。但是,大中型医疗装备、中高端医疗器械和高值耗材产品主要以进口为主,价格高昂,给国家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国产企业所生产的医学装备90%以上都为中、低档产品,像生产针头的上海康德莱公司,利润很薄,大型设备类产品依赖进口。”他说。

因此,《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完善医疗器械研发创新链,显著提升我国医疗器械研发的创新能力,部分领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品和高性能、高品质、低成本、智能化、数字化的适宜产品。产品目标是,突破20—30项重点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创制80个至100个临床急需的新型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急救医疗器械产品,满足配置需求和促进诊疗技术进步。产业目标为扶持10家至15家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40家至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建立8个至10个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

  白知朋认为,《规划》设计得非常合理。我国的医疗装备器械行业需要整合,缺少大型的医疗器械装备企业,应打造医疗器械装备生产领域的航空母舰,中国本土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销售额七亿美元,这只相当于国外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另外,还应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一批有远见卓识、远大心胸的企业家。

  更多医学实际应用的创新

  《“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将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医学科技前瞻性研究的战略基点,充分利用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发展迅速、临床医学资源丰富以及中医药理论原创性强等优势,基础、应用、开发研究整体布局,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研究衔接部署,大力推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建立更为完善、更具效率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医学领域的知识发现、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实践提高,整体提高医疗和健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规划》指出,立足预防,减少疾病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疾病防控整体形势不利的局面。医学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前移,由疾病防治向健康促进的方向发展,要大力发展健康状态辨识技术、健康管理及亚健康状态干预技术,重视公众健康知识普及,从“治已病”为主前移到“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

  《规划》认为,医学科技研究的重心要向下转移,农村和社区为主的基层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疾病防控体系的薄弱环节。这不仅关注适于大城市、大医院需要的现金技术产品,更需要积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合基层应用的适宜技术和产品,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构筑好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的第一道防线。

  医学科技发展的重点有发展基因组技术、转录组技术、蛋白质组技术、代谢组技术、表观遗传组技术、结构基因组技术等各类组学研究技术,发展新一代的测序技术、高通量样品分析技术等。以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技术为核心,研发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技术,支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观遗传学、元基因组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

  科技部相关人士透露,该《规划》将于八月底、九月初出台。我国过去在医学科技方面投入相对有限,医学科技发展相对薄弱,而现在医学科学又朝着多学科交叉、大规模集成的方向发展。从民生角度讲,我国对医学科技需求迫切,诊疗技术需加快发展;从组织模式上,要适应现代医学发展要求,加强资源整合,把握前沿方向,加快高新技术向医学应用转化。

  他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研人员队伍庞大、病例资源丰富,但是原创性医学成果不足,规范化的研究成果不足,研究质量不够突出。《规划》最核心的问题是整体环境的营造和模式的改变,自主创新的落脚点是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提高创新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提倡更多的实际应用的创新,而不完全是高新技术创新,把力量和资源整合到一起。

  “我国目前还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水平的医疗资源稀缺。”他说,《规划》的重点之一就是实施整合医疗服务模式,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整合医疗服务模式主要包括数据整合、知识整合、服务整合,把大型的三甲医院、市级中心医院和县乡基层医疗机构建成网络,通过数字化医疗技术实现医学快速进步和医学扩散转移,让基层的医疗水平得以提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口腔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开展“三减三健” 等专项行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口腔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开展“三减三健” 等专项行动

近些年来,为促进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提出以满足儿童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强儿科、小儿外科以及儿童营养、眼保健、心理保健、口腔保健等专科人才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儿童医疗保健人才梯队。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外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全面实施第三类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外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全面实施第三类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为促进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高水平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罕见病用诊断试剂。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AI辅助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医疗领域规模部署

我国及部分省市AI辅助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医疗领域规模部署

为推动AI辅助诊断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交通、医疗、金融、科学、制造、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数据标注,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支撑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的应用赋能。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小镇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城乡居民加强自我体重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小镇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城乡居民加强自我体重管理

为促进健康小镇建设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发掘生态涵养、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新业态。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慢病管理行业相关政策:对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慢病管理行业相关政策:对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为推动慢病管理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聚焦重大慢病、重大疑难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特殊环境疾病等,推出一批临床疗效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中药创新药。

2025年03月25日
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附我国及各省份生物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附我国及各省份生物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加快省级试点方案、质量监管方案审核,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药材行业相关政策: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药材行业相关政策: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中药材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培育现代中药产业,推进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和规范种植,打造从原料药、中药材到药品示范的全产业链。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复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医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医疗器械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复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医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医疗器械标准研制

为促进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研究组建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等前沿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